所謂國學的東西也應當是一邊批判一邊學習的。《論語》是近幾十年經歷比較坎坷的,從挨批判,到現在受推崇。對于論語與孔子,我們既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盲目的迷信,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必須承認它是魚龍混雜的。
半部論語治天下,很多人理解為只需半部就很厲害了,如果使用整部,那就能治理太陽系了。我的理解不同,半部能治,整部就治不了了。所謂半部,就是取了精華去了糟粕留下來的。
論語及孔子思想中,一大部分是教導人安分守己,順應當前政治格局,不能反對統治者的。因此它們受到歷代統治者的推廣,這是不爭的事實和結論。克己復禮就是其糟粕的部分。當初孔子以及論語備受批判,也源于此,而當今它們的復興怕是也恰恰證明了什么。現在全世界人民的思想都已經解放到一定程度,有些東西再拿出來說,實在令人憤慨,但是拿出來說了,竟然還管用,還有人信服,這又實在是令人悲哀。
除了統治者推崇,現在很多所謂國學講師也極力推崇儒教,他們無非是覺得“大樹底下好乘涼”,自己的學問理念不行,扯大旗,拿“經典”、拿“圣人”壓你。以古人的深邃標榜自己的深邃。如同講養生的動不動就《本草綱目》《黃帝內經》,這些人絕大多數古文功底差,沒怎么讀過這些書,《本草綱目》中說上吊用過的繩子也是一味好藥,他們不知道。扯過大旗遮體,不知道旗上竟是窟窿。
所以論語及孔子是這么個東西,社會格局中的得利一方以之為刀,削弱人的反抗精神,獨立精神;國學講師以之為盾,遮擋自己的猥瑣形骸。
世俗點說,我們大家今天在這里聽國學,悟儒道,無非是想把這些應用于自己的企業管理,從而成就事業,幸福人生。但是別忘了孔老夫子自己的人生都很慘淡,你還指望他能引領你到達一個什么高度?
論語中又有其精華的部分,比如個人修養方面的教誨還是值得學習的。另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還有些先進性,它的先進性在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什么是科學?試管、電路、三氯氰胺不一定是科學,科學是一種精神,是實驗、質疑的精神。什么是迷信?神鬼不一定是迷信,不經質疑的相信才是迷信。論語中有很多章節,都是弟子向孔子質疑甚至與孔子爭辯,不然很多道理說不透徹。所以我們也應該邊批判邊學習,以一種科學的精神學習論語及其他國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