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知名生涯教育專家曾經說過,生涯規劃就是幫助想走自己路的人,找到自己的出路。
在我國每在年大學生一畢業就改行的人占比到46.2%(數據來源于人民網教育頻道),那么就意味著這些群體中絕大多數是人才浪費,4年的大學等于白培養。
劉立早,重慶人,1998年第一次參加高考,被浙江大學化學工程系錄取。2002年被保送清華化學反應工程專業,直接攻讀博士研究生。但是一個學期后,覺得自己不喜歡這個專業,發現自己對建筑專業特別感興趣,經過長時間的內心掙扎,20003年申請退學,6月參加同年高考被清華大學建筑系錄取。
劉立早的故事,是現在很多中學生存在的問題,很多學生根本不知道他們到底喜歡什么,擅長什么,想成為什么樣的人?當下有很多學生是通過父母和家長意見來填報志愿。
生涯是人一生的發展軌跡,生涯規劃是幫助我們規劃人生,了解自己,了解外部世界。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像一列急駛的列車,由一個站點開往另一站點,不同的站點代表不同的人生階段,選擇的路線則代表不同的人生體驗。有人選擇繁華熱鬧的都市,有人選擇寧靜淡雅的鄉村,不管怎樣選擇,都是各自豐富多彩的生涯歷程。
對于教師而言,生涯喚醒是讓教師對生涯有認知,基于這樣的理念和工作需要,以生涯認知為基礎,未來中學生涯教育發展趨勢為基調,更好的引導學生進行生涯探索。
于家長而言,生涯喚醒是讓家長對生涯有認知,基于對生涯知識的相關學習和了解,更好地以尊重孩子為前提,指導或參與孩子的生涯教育。
與學生而言,生涯喚醒是讓學生對生涯有認知,在生涯體驗中主動將生涯規劃帶入思考,認知和理解中學階段生涯規劃的具體內容,做主自己的生涯。
關于吳剛老師線上生涯喚醒課程參與聽課可關注“中教研教育發展中心”微信公眾平臺,或聯系中教研歐老師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