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老師認為對于教師而言,理想變成堅定地信念,逐漸熱愛上本職工作,自然會喚起內心激昂澎湃的教育激情。激情的表現在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專注、執著。
教育激情是一種活力、一種朝氣,也是一種勇于挑戰、自強不息的敬業精神。一個富有激情的教師,只要走上講臺,就充滿了自信、神采飛揚、妙語連珠;走下講臺也是一個學而不倦、誨人不倦、關愛學生的人。教師保持教育激情不但是一種有事業心的表現,也是對自己生活的尊重的表現。心中希望的教育職業一旦變成現實的工作,就會成為個人生活的一部分,不會被上班、下班繁復的工作而負擔。
創造性是教師工作的內在需求,但是創造需要激情。有的教師專業素質、知識和技能都不差,但卻使課堂枯燥乏味,這就是缺乏創造力的表現。少了激情和學生的互動,使得課堂效率低下。教師只有用激情點燃學生的興趣,才能打動學生,引發學生學習的樂趣。才能引領學生形成陽光、自信、積極的人生態度。而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是很難為學生營造輕快、高效的學習環境的。所以教師擁有激情甚至可以化育人格、開啟學生心智。
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教師因為課業、升學的壓力喪失了教育的激情,進入了倦怠期。而這正是為學生厭學和教育發展埋下了惡果的種子,變成了“應試教育”的推手和幫兇。教師職業就其本質而言,就是在平凡中實現社會和自我價值。所以教師激情是一種實現方式,它可以成為教師無愧于社會和自我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