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里,韓信已經漂亮地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韓信兵法究竟是什么呢?我們先聽聽韓信自己的解釋。
漢軍慶功宴上,眾將獻上首級和俘虜,向韓信祝賀。雖然打了大勝仗,畢竟是稀里糊涂,不明所以,便有人趁機問韓信:“孫子兵法上說:‘行軍布陣應該背山面水’,這次將軍反而令我們背水列陣,還一早就說‘打垮趙軍后正式會餐’。這究竟是什么戰術?將軍何以有如此自信?”
韓信呵呵一笑,回答說:“這也在兵法上,只是諸位沒留心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嗎?況且我平素都沒有什么機會訓練將士,這就是兵家所說的‘趕著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這種形勢下不把將士們置之死地、使人人為保全自己而奮勇拼命,后果將不堪設想;如果給他們留有生路,就都跑了,還怎么靠他們取勝呢?”
將領們都佩服地說:“好。將軍之謀,我等不及呀。”
韓信接著說:“其實最關鍵的還是昨天夜里就提前安排好潛伏于井陘關前的兩千輕騎,沒有他們出奇招,這一仗我們很難取勝。”
將領們都詫異地望著韓信。
韓信緩緩道來:“兩軍交戰,影響勝負的因素很多,其中雙方的心理戰非常重要。當我軍無路可退的時候,環境很容易激發出我們的潛力,使得人數占絕對優勢的趙軍激戰了一天也沒有真正打敗我們。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心理就會發生變化,必勝的信心會減弱。恰在此時,早已潛伏下來的兩千輕騎悄悄進入毫無防備的井陘關,拔掉趙軍的旗幟,全部換上我們的軍旗。接著,在混亂的人群中一喊,趙軍的心理就頓時崩潰了。如此,我們才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以劣勢勝優勢。”
眾人皆服。
韓信的解釋實際上提出了兩點:其一,具體戰局中的感性博弈;其二,把控戰局、引勢而上的核心策略。
現實中,尤其是短兵相接的關鍵時刻,人們的意識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行為,也就是說,越是緊急、當事人心理越投入的時刻,人的感性對行為的支配越明顯,所以,在關鍵時刻進行感性博弈非常重要。
韓信的井陘之戰,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便是雜牌軍如何帶。常理告訴我們,一支沒經過嚴格訓練的雜牌軍是無法戰勝訓練有素的職業化軍隊的;但是,像韓信一樣,把這幫雜牌軍置于死地,就很容易激起士兵的斗志,不得不拼死一搏,從而發揮出巨大的潛力。這就是韓信背水之戰的秘訣。我們現在可以試想一下,兩萬雜牌軍面對二十萬正規軍能夠來來回回僵持一天,是什么概念?帶團隊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普通人完成不普通的事情。這也是感性博弈的威力所在。
不過,背水一戰只能保住性命,卻不能帶來決定性的勝利,所以,從戰術上講,韓信指出的第二點,把控戰局、引勢而上也非常重要。
井陘之戰韓信獲勝的關鍵在于拔幟易幟——派出一支兩千人的奇兵,乘機偷偷進入井陘關,換掉軍旗。這是一個足以摧殘所有趙軍的信號。對于趙軍而言,他們最根本的優勢在于井陘關的地利,現在連這個也失去了,這個打擊是致命的。所以,當趙軍看到這個信號時,心理便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戰斗力頓時崩潰。于是,韓信就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