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死于無知:2008年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這些都是給別人治療心血管疾病)分會對中國醫師(自身)健康狀況及其心血管疾病風險進行評估。
在全國31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86家綜合性醫院共4008名35歲以上的心內科醫師接受了心血管風險評估。
按道理說,從事心內科工作的醫師對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識了解程度應高于普通人群,但是,調查結果表明,90%以上男性60%女性患心血管風險指數明顯高于普通人。
這說明,這些業內人士與百姓同樣處于無知狀態。這個結果是現代醫學的理論與實踐體系造成的。
治療心臟病的醫生也同樣死于心臟病。
國家承認的有行醫執照的頂級專家,不少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在老百姓心里這些人是“神醫”,他們在我國醫學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影響國家政策的制定。
我國前衛生部部長(1987至1999)陳敏章1983年任北京協和醫院院長,一輩子從事消化外科研究,是研究胰腺的頂級專家,1989年被評為第42屆世界衛生大會主席……就是這么個“神醫”,自己過早死于胰腺癌。
糖尿病防治專家自己死于糖尿病,心臟搭橋術大師死于心梗。
廣州某醫科大學一位搭橋術專家就在最后一次搭橋術完了患心梗去世,享年48歲。
世界上有沒有真的“神醫”呢?
答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