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先教給大家一點預防疾病的知識。眾所周知,春夏是多風的季節。雖然很多人覺得風吹在身上很舒服,但實際上,風是百病之長,大風還是需要防著點的。因為風很容易造成各種各樣的疾病,比如說頭痛。很多人大概都有這樣的感受,春天了,桃紅柳綠,去郊外旅游散心很舒服。結果一天下來,發現頭痛得不行。這個呀,就是因為受風了。今天就告訴大家一個防風祛風的大穴——風府穴。
風府——專治頭痛的祛風大穴
我們知道,中醫有“六淫”之說,也就是六邪。這當中,以風為首,說“風為百病之長”。所以,中醫對風是非常注意的。在長期的摸索當中,人們發現,在人體當中有很多地方很容易遭受風的襲擊,所以將其命名為“風”,如風府、風池、風門、翳風等等,這些地方基本都是風邪的藏身之所。所以對于風,我們一定要嚴加注意,尤其是在春天和冬天風邪最猖狂的時候,更要注意保暖。上了年紀的老人和小孩更要將其視之為洪水猛獸,躲得遠遠的。
在這些風穴當中,尤以風府為最。風是指風邪;而府,我們知道在過去是指衙門的意思,風府穴就是統領風穴的衙門。現在新聞里經常會報導一些暴力事件,被侵襲的大多是當地的政府機構。在人體當中也這樣,風邪侵襲人體,首先找的就是風穴的衙門,所以古人說“風府,受風要處也。”
風府穴在頸部,當后發際正中直上1寸。如果我們注意觀察的話,會發現,幾乎所有的風穴都在上半身,以頭部居多。這是為什么呢?很簡單,因為頭居上部,而風性輕揚,最容易侵襲人體上部。北方人一到冬天,都會戴上厚厚的帽子,圍著厚厚的圍巾,這是最傳統、也是最簡單的防止風邪侵襲、維護健康的方法。其實不光冬天,夏天也要注意,晚上睡覺,頭頸部位一定不要朝著風口。
說到這里,還有一個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很早以前有一位長壽的老人叫彭祖,傳說他活了八百多歲。有一段時間,他發現附近有一個人,老是說:“唉呀,我頭痛,頭痛。”找好多人看過都沒有用。后來,彭祖經過觀察,發現他們家的床頭朝著窗戶,然后就問他睡覺的時候是不是不關窗戶,那人就說了:“對啊,這有什么問題嗎?”彭祖就告訴他說,晚上睡覺的時候把窗戶關上,或者把睡覺的方向改變一下。那個人照著做了之后就好多了。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古人很早以前就意識到,不能讓后腦勺對著風口。其實不光是睡覺時候對著窗戶,現在的人在上班的時候,如果空調正好在腦后的話,也一定要想辦法把方向調一下,或者在背后肩頸部位搭一條圍巾。還有,平時洗完頭,一定要吹干再睡覺,否則濕氣進入頭部,也是很難消除的。
那么有人可能要說了,那我以前沒注意,已經有這些毛病了怎么辦呢?不用著急,我們前面說過,一些搗亂分子最喜歡找衙門鬧事。而大家知道,最容易解決問題的也是衙門,因為他們力量強大。人體當中也是這樣,風府穴最容易招致風邪,但治療和風有關的疾病,也是首選此穴。
那么我們說風最喜歡侵襲頭部,引起的第一病癥就是頭痛。可能大家不知道,頭痛也是分很多種的,有兩側頭痛,是膽經堵塞引起的;有前額疼痛,那是胃經引起的。而風府穴治療的就是后腦勺頭痛,“克星”就是風府穴。我們在按摩風府穴的時候,可以低下頭,女性用左手將頭發向前攬起,用右手拇指按摩,其余四指在頭上部固定住。這樣大拇指可以得力,稍微用點勁,每次按摩30~50次,可以很好地緩解頭痛癥狀。用西醫的說法,就是按摩風府穴,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也就是大腦的血液供應,按摩完之后會覺得頭腦特別清醒,不再暈暈沉沉的。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這個穴是禁灸的,也就是說一定不能艾灸。火借風勢,會更加猖狂,在體內亂竄。這個也好理解,我們說森林著火了很恐怖,如果再起風的話,那不是更要命嗎?
【穴位一點通】李大夫教你這樣來找穴
后背正中一條線,往上,在開始長頭發的地方,也就是頭發的邊緣,用大拇指中間的關節在這個邊緣向上比劃一橫指就是1寸(大拇指中間關節就是1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