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碩斌,劉碩斌講師,劉碩斌聯系方式,劉碩斌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國學 領導力 創新思維
    49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劉碩斌:關于南師論眼識、命根死了之疑論
    2016-01-20 10080

    南 懷瑾老先生《如何修證佛法》P207、P208:

    ……八識規矩頌: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下面兩句要注意: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后來先作主公。人在臨死前,昏迷了,前五識逐漸散壞,阿賴耶識最后才走。投胎時,則是阿賴耶識最先來。

    現在科學時代,佛學有些問題來了。請問剛剛死的人,眼睛馬上挖下來,放在冰庫里,可以移植給別人,那么這眼識死了沒有?同理,腎臟移植時,腎臟的命根死了沒有?

    ……人死了,意識先離開身體,第七識也先沒有了,在全身還沒有完全冷卻之前,第八識仍沒有離開。趁著眼球這一點暖、壽、識的余力還在時,如果把眼球挖下來,仍可移植。這種余力有個例子,就是把蚯蚓砍成兩段,兩頭都在滾抖,請問他的心在哪一頭?

    ……古人對這個問題有個答案,就是說蚯蚓被砍成兩段時,不是心不心的問題,這叫“余力未斷”,是心的業力起的作用,稱為余力未斷。等我們死了,身體還完全冷卻時,眼睛馬上挖下來,這時眼識的余力還在。但醫院處理卻馬上把它冷藏起來,這時不是又把余識凍死了嗎?這又是什么道理?

    注:《如何修證佛法》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一次印刷,1997年第七次印刷,“編者的話”說師1978年在臺北閉關時嗣因某種因緣,抽暇做系列講座,整理之講課稿子。

     

    疑論處:何謂“眼識死了沒有”、“命根死了沒有”?何為識性機理?

    唯識宗論到的八識之間究竟是個什么關系?難道這八種識別性都是單獨起用象靈魂似的個體嗎?難道真有所謂的神藏于眼、耳、鼻、舌、身嗎?有待斟酌。

    所謂八識是通常提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這樣提法,易模糊識性機理,不論古今都易誤人。不如以眼、耳、鼻、舌、身、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提法為好。

    我們識性起用的機理究竟如何呢?

    眼、耳、鼻、舌、身不過是世人器質功能起用的識性顯現。并非有一個識一直存在在眼、耳、鼻、舌、身上。

    六祖惠能說“眼、耳、鼻、舌、身即是城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即是地,性即是王,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保鋵嵰褜俗R關系闡釋得非常清楚。

    王為主宰。在主宰世人自己的是性。性,從心從生,乃心之所生。自我、自己之性是謂自性,所以我們世人每個人的自性其實都是個性化的,性王就是我們的業識、阿賴耶識。每個人的阿賴耶識是不同的。所以說,自性皆不同,但自性的源頭能知能覺的心地是一樣的,所謂即心即佛?,F在很多書很多專業人士將自性視為佛,誤矣。能生自性的自性本源方為佛。

    眼、耳、鼻、舌、身這五門只不過是溝通內外,通達性王(即阿賴耶識)的通道,也是阿賴耶識起用之漏道。所謂“外有五門”,本身并不會自識,通常所稱謂的“前五識”乃性王在其中起用所現。

    所謂“識”的過程其實就是我們現代的思維概念——思維過程,即主要包括下面幾個核心要素的作用過程——思維主體、思維的客體即圍繞的問題、及思維出的結果思想等。

    識之思維過程也就是阿賴耶識內部變化的過程,即融通過程。這里要提醒的是,阿賴耶識是有結構的,它基于信息的結構。

    信息只要有分別差別、差異性,必然有結構概念產生,結構會決定其性質、功用。物質世界如此,意識境界亦是如此。信息結構會決定知識結構、知識狀態,以至思維結構等,結構因為之間存在差異性,必然會有生、克、制、合等性狀,能否打破和融通將體現出我們的能力和智慧程度。

    其實,人所有的思維均不知不覺包含了一個基本動機,即想弄清楚,弄明白問題產生的思路、理路,實際俱是為通達至融通、圓融目標。

    這其實也即是世間態中不究竟的,不知不覺的消業過程——思維可以消業。世間智慧、世間的成就成功也需要消業。跟佛法的消業過程始終是一致的,與佛法絕不會違背。所以世間要能達真正持續的成功、成就也一樣須在兩大資糧——福德資糧、智慧資糧上累積。這也是不二法門的深意所在。

    一般學佛人的消業是通過對知識、見地等學理進行自然累積式融通、貫通、圓融,而減少“結使”,從而消除阿賴耶識,屬漸修范疇(當然宗教里更多的法門走的路子是先不造新業,如如于法身,得根本智再來觀照業習,轉成如來種性。但由于業性作用始終相伴,很難究竟見道,只能說如如于法身)。如果將“融通”直接作為禪悟法門,直接參悟,進行信息結構的解碼,即對阿賴耶識結構進行融通,必入頓悟正法門。這也正是深圳現代禪悟學走的方便路子。

    識的過程因分別心起,必是一個二元比較的過程,即現代所謂的思維辯證。識的主體——即能知能覺的那個心根據什么來識,來比較、判斷呢?其實即是根據我們所謂的自性——阿賴耶識來判斷,體現在我們現代人所謂的價值觀上。賴耶識說到底就是一個價值體系,不同自性會產生不同的價值觀。

    那意識又是什么,跟阿賴耶識又是什么關系呢?

    意,為意思、意念,多指知識、思想、觀點、想法等,乃能知能覺的本來通過前五根識后所得,所謂“成所作”得(法相唯識宗有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相對于物相而言。乃阿賴耶識于非器質之示現。六祖稱之為“內有意門”,即內在通向性王——阿賴耶識的內門。

    所以說,意識本身也是阿賴耶識,只不過是對現實環境應機時非器質之顯現狀態,有時是阿賴耶識的局部、部分顯現。如不處在行、住、坐、臥、言中是看不出一個人的意識狀態的。

    靜態時,意識表現在我們的思想、觀點、經驗、看法、價值觀、默認邏輯等等,動態時則表現在我們的思維過程上。

    那末那識與阿賴耶識又是什么關系呢?

    所有的心動念起,除了成佛后于非想非非想定中的智慧觀照,俱是二元分別。之所以要分別,一定有一個牽引的動機,這動機最終都脫不開“為我”。所識別出來的思想、觀點及其衍生出的一切行為事理是謂造業之業識故,亦即是“我識”。 “我識”與我們佛經里翻譯的末那識是相應的。

    業識都會轉為我們所謂的阿賴耶識種子。阿賴耶識從狀態上又被稱為“藏識”,即相對于我們認識的這個世界似乎是隱藏著的、以前的、舊的。在現代思維學即是我們的價值觀及默認的思想、原理、規律、規范、原則、辨證法、邏輯等等。另外“藏”還有寶藏及多的意思。有些人士將阿賴耶識稱為如來種性,這是從果位上來說的。大智慧成就后所有業識都是應機接緣方便,所謂大圓鏡智。

    其實業識,所謂剛造的新業都是即時即刻轉化成“藏識”的,中間并沒有時間維的延續。新舊只是我們認為分別而已。

    末那識其實是反映世人阿賴耶識的狀態,也是阿賴耶識,只不過是大德為了揭示其性態或開創佛法轉識成智方便法門,從人我分別狀態立的概念而已。因此有轉第七識末那識為平等性智,并不是一定具菩提修為次第。

    末那識即我識,乃前六識的意根、識根,其它“識”其實都是阿賴耶識的起用。因為我識,才會產生二元分別性,因分別才會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的起用。因這些的起用又累積更多阿賴耶識種子。

    另外,想提醒老先生的是:所有的識、所有思維,始終有一個伴隨思維,承載思想的媒介,是什么呢?信息。信息究竟是個什么概念呢?

    沒有信息人類的思維概念是無意義的,我們識的過程始終都在圍繞它打轉轉。而凡信息因為有差別,定會體現出結構,這才會有我們人類所謂的知識概念。不同結構的信息會形成不同的知識體系。信息之差量——這才有了人類為了表達差量的“數”的概念。

    從另一個角度說,正因萬事萬物有結構才會體現自身的存在。而其實,其之存在、其之物質性識別皆源于信息之差。否則,根本無任何實際意義。

    “信息”、“光”、“能”、“時空”等現代概念其實是佛在現代所謂科學文明、物質文明的直接化現,具無量法意!這些概念以科學求知之原理示現佛法之法理!老先生不可不察。換句話說,信息即佛、光即佛、能即佛、時空即佛。我們這個世界其實就是對信息、光、能、時空的分量而成的。

    眼、耳、鼻、舌、身不過是器質、身器,識性起用時必須通過神經系統采集信息。這前五識不過是信息的采集和傳導功能,因為所有的識都是以信息為媒介。這在以前的佛經里是沒有這個概念的。能知能覺的心皆是在大腦神經中樞識性起用,好比電腦的中央處理器CPU。

    所以凡生命為何俱生大腦,不過緣自識性起用之所。而不是在眼、耳等身器終端顯示眼識、耳識等識性,更不是眼、耳等身器終端有個眼識什么的。

    例如一個腦創傷的植物人,眼、耳雖沒有壞,還會有眼識、耳識嗎?再比如醫學上之青光眼、白內障等,一個是眼內壓升高造成視神經萎縮,信息傳達出現障礙;一個是眼的晶狀體混濁阻擋了光線,致使光線在視網膜上難以成像,光電感應的成像電脈沖信息無法傳達到神經中樞,而并非識性不在。

    如有人在此對心之識所有疑,定未參透信息即佛、能即佛、光即佛之理,以后再補述。所以,并非有其它象是靈魂似的眼識、耳識等。所以眼識,腎的命根等死沒死之說有待斟酌。

    因此,吾個人認為不存在眼識死不死之說。問題且不存在,如何能成為問題呢?!后面要論到的“把蚯蚓砍成兩段,兩頭都在滾抖,請問他的心在哪一頭?”問題也是如此,俱是二元知見故。知見到最后必成悖論,這是世間學問無法圓融的。只有禪機時才能真正轉身、轉化而圓融。

     

    劉碩斌  2008、5、18

    =======================

    生命的成功決定于大智慧成就,能否頓悟是大智慧成就的關鍵!微信公眾號現代禪悟學研修中心為您提供頓悟大機緣!請直接搜索公眾賬號:“ DDDWWW111”關注!    關注就能成為股東!!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69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秋霞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美女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日美欧韩一区二去三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白丝爆浆18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高清|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人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内射最近更新|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国产一区在线播放|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户外勾搭野战| 精品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免费一区|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 麻豆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av一区|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好吊妞视频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