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6日)午間,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開始流傳“某醫療創業公司創始人突發心肌梗塞逝世”的消息,部分醫療界相關人士也轉發了相關消息,并指該創始人是移動醫療明星公司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
(圖為張銳朋友圈好友印證的消息)
張銳,70后,安徽人,中國人民大學生物學學士,新聞學碩士。《京華時報》前新聞中心主任、網易前副總編輯。2011年創立春雨醫生。
張銳的微信朋友圈最后一條更新停留在了今年9月15日,內容為轉發一篇春雨醫生的澄清文章,并祝福所有的朋友和對手中秋快樂。
據公開資料,張銳,曾任《京華時報》新聞中心主任、網易副總編輯、網易新聞客戶端創始人,70后。
這些年,張銳這樣走過
2011年的春天,網易副總編的張銳還為沒完沒了的會而忙碌。這期間他要照顧公開課、微博、新聞頻道等部門,很多事都等著他決策,也包括當時正開始起步的網易新聞移動客戶端。網易客戶端后來的成功也讓人們皆知,而出于媒體人的敏銳,讓他注意到移動互聯網的機會。
“這是10年以來移動互聯網最好的一個機會”,錯過了太可惜,他決心創業。張銳等三個人研究了美國APP商店里下載量排在前十健康類的產品,發現排名前十的多一半有關于減肥飲食,減肥類產品成了他們的首選。磕磕碰碰一個多月下來,他們轉向了在線診療,中國復雜的醫患關系以及不均衡的醫療資源讓張銳覺得這是個機會。
隨后,張銳簽訂了A輪300萬美元的合約書,但這些錢并沒有花多久就差不多花完了。作為“舵手”他又開始奔走于B輪,而這時資本開始遇冷,但所幸春雨拿到了800萬美元。
接下來的C輪更是嚴酷,完成5000萬美元融資后,張銳和他的團隊要為如何盈利而絞盡腦汁。據相關媒體報道:創業六年來,他最焦慮的事似乎都跟錢有關。他一直奔波在路上:不是在找錢,就是在愁怎么賺錢。而找錢賺錢、無休止的忙碌恰是創始人、創業公司高管階層的一個生活縮影。
重壓之下,四十四歲的張銳倒下了。他身后留下的是懸而未決的春雨命運,沒有了張銳這家公司將走向何方?
身體透支其實早有預兆
根據《博客天下》一年前對張銳的專訪,不難看出,張銳一直處于高負荷的工作狀態:
尤其是2012年B輪的時候,最難熬的兩個月,他常常失眠,半夜兩三點給人發郵件,探討產品設計或者商業模式。一大早,又跑到各大投資現場,唾沫橫飛地跟人闡述春雨的商業價值。同樣的內容,每天至少要講兩遍,還要回答各種八竿子打不著的問題。
“我確實很焦慮。”他說,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晚上睡前會擔心資金鏈斷了怎么辦,早上又打起精神鼓勵自己說,自己的產品解決了那么多人的痛苦,這么有價值,一定會拿到錢,只是“緣分不到”。精神上的壓力很快反饋給身體,一個最明顯的變化是他兩邊的鬢角全白了,從醫多年的父親跟他說,這是植物神經紊亂。
搜索春雨醫生,那篇發表于去年10月18日的《論春雨醫生的倒掉》依然在搜索結果中顯示著其漫長而強大影響力,最近一年,這篇被倒掉的文章把春雨弄得挺尷尬,近一年,張銳的工作除了推進日常事務以外,還多了一件事,就是向大眾證明春雨不會倒下。
但沒想到,春雨依舊,但張銳卻先倒下了。
張銳的突然離世引發圈內震驚和惋惜。
得知張銳去世的消息,圈內一片震驚與嘆惜,馮大輝在朋友圈寫道:
“正當盛年,壯志未酬。”
資本寒冬最終沒能打敗春雨醫生,但長期的勞累和焦慮卻在身體上擊垮了張銳。
這于張銳而言,多么遺憾!
2016年真的不平凡,事實上張銳也不是第一個倒下的。今年6月29日,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熬在北京地鐵六號線因腦溢血逝世,而原因也是勞累過度引起。金波更加年輕,才34歲。據金波親友表示,金波倒地后身旁兩名素不相識的地鐵乘客對其進行了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另有1名外國女子自稱是急救醫生,隨后也參與到救治過程中。不過,遺憾的是金波最終沒能蘇醒過來。
創業尤其是互聯網創業大都處于高壓狀態,加班成為常態,焦慮更是貫穿創業始終,更多的人看到的是融資上市的喜悅和榮譽,鮮有人能體會到每一位創業者背后承受的壓力和焦慮。
創業之路激情燃燒而又萬般艱難,對創始人的磨礪及“磨損”都很大,大家多多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