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卓越公司
大凡卓越公司,在相當長時間內,都會在某些領域擁有絕大多數的市場知名度和市場份額。有時候是表面的,所謂一時風光; 有時候是持續的,所謂基業長青。且以后者來論。
歐美公司注重人性化企業文化,是以文化取勝。日本企業注重流程管理,是以效率取勝。臺韓企業注重快速模仿,是以速度取勝。中國大陸公司注重價廉物美,是以成本取勝。
作為卓越公司,如美國的蘋果、芬蘭的諾基亞、日本的索尼、韓國的三星、臺灣的富士康、中國大陸的華為,無一不是在文化、效率、速度、成本方面具有綜合優勢。
唯有這樣,才能打造出有相當市場競爭力的品牌優勢。
這樣的公司,就是卓越公司。
(二)我們為什么買單
消費者有需求,就會買單,以換取能滿足相應需求的產品或服務。有時侯是物質上的,比如衣食住行,有時候是精神上,比如娛樂、休閑、渴望、親情。暫且以前者來論。
我們之所以買單,可能是因為性能特殊,也可能是因為品質好,或者品牌優,或者價格低。
可是,我們為什么買卓越公司的單呢?
因為:卓越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在性能、品質、品牌、價格、服務上具有綜合優勢,也就是所謂的性價比。唯有這樣,我們大多數消費者才會買單。
雖然有很多其他公司的同類產品,或者是性能更特殊,或者是品質更好,或者是廣告很大,又或者是價格很低,均會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與卓越公司相比,綜合優勢始終只能望其項背,無法相提并論。
所以說,卓越公司之所以卓越,自有卓越的道理。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輕易模仿的。重要的看綜合實力---核心競爭力。
(三)憑什么卓越
一直以來,卓越公司總是罩著一層神秘的光環,關于公司,關于品牌,關于文化,就象是一個謎,用局外人話說就是:長期積累,文化沉淀。
對于市場新入者,好象是不管如何努力,不管如何追趕,總是難以撼動卓越者的地位和根基。
這讓我想起一些公司:微軟、英特爾、蘋果、可口可樂、三星、豐田、索尼、華為。。。。。。
而后起者,有的早早倒下,有的依然苦苦追趕,有的已經走上前列。
憑什么卓越公司沒有倒下,而且依然把對手甩得遠遠?
定律一:品牌是一個公司的靈魂。
----卓越公司一直不忘品牌建設,可能是外在宣傳,也可能是內在修煉。
定律二:創新是一個公司的血液。
------卓越公司之所以能夠在時代變遷中依然受寵,恰恰是不斷創新變革,可能是小心翼翼的,也可能是大刀闊斧的。
定律三:文化是一個公司的關鍵。
------卓越公司已經形成的一種文化氛圍,如其說是一套綱要,不如說是一種信仰,有時候是夸大激昂的,有時候是細微熏滔的。
定律四:品質是一個公司的生命。
------卓越公司對品質的熱愛,簡直是種狂熱,或者是一種榮耀,就象是一種高貴的出身,沒有品質簡直不可思議。
定律五:成本是一個公司的責任。
------卓越公司和所有社會機構一樣,存在的本質就是讓人人都用得起好的產品,所以降低成本,大規模普及新的技術應用,恰恰是卓越公司一直都重視的社會責任。
定律六:人才是一個公司的血肉。
------卓越公司一向只接納最優秀的人才,有時候是智商優異的,有時候是情商突出的,有時候是為人踏實肯干的,給予的,只是一個卓越的平臺。
所以說,卓越公司不是靠某種一時的噱頭取得勝利,比如低價,比如特殊發明,比如廣告轟炸。而是久久的、長期的積累與進步的結果。
(四)關于品牌
品牌是一個公司的標志。
卓越品牌是卓越公司的標志。
所以才會有品牌價值,這是一種無形資產,如果用市值來衡量,越是卓越的品牌市值越高。就像聯想巨資收購IBM電腦,看中的就是IBM的品牌價值。而三鹿公司的勛落,也同時宣告三鹿品牌的市值流產。
卓越公司是如何打造堅實持久的卓越品牌呢。
法則一:從一而終
------卓越公司自創立時起,就堅守一個夢想(或目標),不管市場環境如何變化,也不管經受多少高潮與低谷,只要公司還在,不變的,永遠是最核心的信念。這就是品牌。
法則二:腳踏實地
------卓越公司從來不排斥改革與變化,但引領主線的,落到實處的,永遠是腳踏實地把本業做好、更好。設備在變,場地在變,人員在變,流程在變,不變的,永遠是最初的那個領域。這就是品牌。
法則三:行業帶頭
------卓越公司從來不躲避正面的競爭。不管是血流成河,還是牽手言歡,卓越公司在行業大變遷大舉動時,總是能夠不記前嫌帶頭正明,引領行業同仁平靜面對困境或是盛世。
法則四:滴水穿石
------卓越公司相信,一個好的品牌要想被絕大多數消費者認可,需要從一點一滴做起。用實際行業逐步打動消費者。消費者長期的、持久的認可,才是真正的認可與肯定。
如此,逐漸演變成全公司的一種傳統習慣,一種樸實精神,就是卓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