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朝鮮歷史命運對比反思
朝鮮政權和滿清政權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
1,國家主要特征都是窮兵黷武。,歷史滿清13萬人口全民皆兵,朝鮮2000多萬人口,居然有100多萬軍事力量世界陸軍第三,實行所謂的先軍政策,推行軍事化的恐怖極權家族統治。可以說就是軍事極權國家
2,都是經濟極度不發達,滿清完全靠侵略大明為生計,朝鮮靠發射衛星導彈在要挾國際社會得到援助,現在居然發展到綁架中國老百姓勒索錢財的強盜行徑。
3,都是忘恩負義毫無信用可言,滿清開國皇帝努爾哈赤是漢族總兵李成梁的義子居然借口所謂七大恨,作為地方割據土匪勢力抵抗中國政府,在特殊的狗屎運下用野蠻的武力竊奪國家權力,讓歷史倒退,變成專制政權大清奴隸制政權。
朝鮮領導人金日成當時只是抗日義勇軍的一個中級軍官。蘇聯為了爭取朝鮮利益,扶植起來的代理人。1950年代朝鮮戰爭后,志愿軍的烈士陵園在后來被毀壞不少,展覽館中居然沒有事跡,可惜了100萬英雄兒女都白白犧牲了,現在看看,朝鮮對中國是變相的利用,認為自己在為中國擋住南朝鮮和美軍的攻勢,其實在現代,高科技戰爭中已經沒有邊疆的區域分別,朝鮮早在1950年代沒有戰略作用,朝鮮反復核試驗完全不顧國際社會的勸阻和聯合國決議。核試驗基地居然離中國邊境只有40公里/,有這樣對待恩人的政權和民族嗎,所謂恩將仇報,和農夫與蛇的現代版本不過于此。
4.在未來中國社會出現劇烈自然災害的期間,要特別注意朝鮮的動向,不能讓朝鮮成為第二個滿清。
5.歷史經驗上:中國歷史上,從隋唐,時代隋煬帝,唐太宗2次征服高麗失敗,朝鮮始終是個麻煩,朝鮮可以說是中國的盲腸。
唐代 抗擊日軍占領朝鮮,朝鮮歷史上的百濟,新羅,高句麗等國,忽而投降忽而叛亂,也是沒有信用可言。,
1. 明代 抗擊日軍占領朝鮮,國力受到巨大影響,導致滿清崛起。明清換代。
清代抗擊日軍,引起甲午戰爭,造成滿清政府賠償2億兩白銀。助長起來日本帝國主義的勢力,以及后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損失2000多萬人口,上萬億美金財產,以及20多年的歷史滯后。
共和國時代的朝鮮戰爭,損失100萬以上軍力,幾千億美金,以至于引起后續的三年自然災害蘇聯還債,自然災害后期,毛主席為了重新樹立權威發起了文革,造成幾千萬人死亡和極權統治。
最近20年的東北亞。局勢不穩。中國被朝鮮發射導彈研制核武器等問題,與西方社會對立。都是大傷國力的事情。,
6.朝鮮和韓國歷史上對東北的地區歸宿有很大民族爭議。在未來30年內,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必然遇到類似明代后期的發展瓶頸。那個時候很可能朝鮮成為滿清第二,成為侵略中國的急先鋒。
7.滿清的努爾哈赤,其實是明朝總兵李成梁的養子,結果養虎成患。發布所謂七大恨,開始了叛國造反屠殺恩人種族的,惡行。明清換代人口銳減80%,血流成河,尸積如山,只為了他一個種族的滿意。歷史出現嚴重倒退/
現代的朝鮮是危險的極權政府國家。對老百姓太壞了餓死百姓無數。是國際社會的敵人,表面是中國的盟友,實際上背地里很仇視中國政府,中國和朝鮮結盟其實是利益上嚴重損失的案例。得到很少失去多多。
對應策略如下
上策促進朝鮮改革,達到中國改革開放的形式。在社會物質和精神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培養新的代言人。這個難度很大。需要中國強力介入。
中策:將朝鮮推向韓國,按照東西德國的故事,韓國接受朝鮮需要10-20年時間,上萬億美金的代價,暫時也不能對中國造成威脅,也可以緩解韓民族對中國的敵意,消除冷戰的隱患。當然前提是對韓國的邊界以及有爭議問題達成協議。
下策:朝鮮窮兵黷武,有可能成為未來侵略中國的特殊勢力,所以現在應該和國際社會共同制裁它,削弱他的國力和軍事力量,不能讓這支餓虎強壯,應該將它變成病貓。然后再實施上策和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