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幾天的自然健康文化中的“自然養生、心場能理療、自然催眠、心靈釋放”等科目的系統學習,使我在身、心、靈方面產生了質的飛躍。收獲之大不溢言表;這些都要歸功于劉昕明老師創編的上述方法,同時更應該感謝劉老師的言傳身教。下面就我個人在身、心、靈方面的感悟和提升做一個簡要的總結,以饗老師和學友。
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存在著相融相通的屬性。我與劉昕明老師的相遇、相識和相知應該是基于這種相通相融的屬性。當我第一眼看到劉老師為我們制定的天學習計劃時,我深刻的感覺到劉老師是在用心來指教我們。因為這份培訓流程本身就凝聚著他的心血,就在這一瞬間,我的心就與老師的心接通了。
“自然健康文化”是劉昕明老師在國內健康養生領域中率先提出來的全新概念。它在融通其個人智慧的基礎上,將自然養生與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相結合,打造了一種全新的健康理念,并已形成了“獨特的養生文化”。以一種文化的形式來推廣自然養生,這無疑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綿陽市富樂山是一座有靈氣的仙山,優美的環境和清新的空氣造就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這個環境就是一個天然的場能。在這里我學到了心場能與辟谷養生的相關知識和技巧方法。使我懂得了自然健康、自然催眠、自然養生以及心理釋放等科學的深奧秘笈和祖國傳統中醫博大精深的理論。加之劉老師旁征博引,深入淺出的講授。使我的智慧得到的頓悟、自然靈性得到了升華、形體和靈體的境界達到了高度的和諧和統一。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通過老師的點化。我最深的感悟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必須建立在老子《道德經》中所倡導的“自然”和“無為”的教義思想體系基礎上。“道”是宇宙萬事萬物的主體;在太極之上不為先,在六極之下不為深,先于天地而不為久,長于上古而不為老。所以,明悟了在沒有天地之前就有了“道”的存在,“道”是跨時空的智慧。我們有幸將中國古圣先賢的大智大慧通過時空跨越、對接,直接為我們所學之,為人類健康所用之。讓我深感“為往圣繼絕學”責任之重大,同時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去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信念、決心和勇氣。
“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以倡導綠色健康自然養生文化為宗旨的劉昕明老師誨人不倦的敬業精神和謙卑博學的人格魅力給了我們巨大的鼓舞和動力。相信通過我們自身的不斷努力,深入探索,反復實踐;相信有老師的場能加持和教誨;相信有國家法律政策的支持,未來的健康養生事業必將與傳統文化相得益彰。同時更相信我們全體學員在養生長壽的事業中,為人類的健康謀取更大的福祉。運用我們的智慧和善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轉載:自然健康文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