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要做什么?
張靖笙
尼葛洛龐帝在1995年做了一個關于“原子與比特”的著名預言,雖然今天我們還不能準確測算出數字化對我們各項社會活動的影響是否已經達到或者超過了百分之九十的程度了,可是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數字化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當今世界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眾多經濟調整和產業變革都伴隨著數字化的身影,這也是一個不爭的時代趨勢。那么今天到底應該如何正確認識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能不能緩一緩?數字化轉型要做什么工作呢?這些問題橫亙在廣大的中國企業家面前,當前亟待需要解決。
世界性的產業革命正在進行,對于中國企業來說,這幾年是機遇期與風險期的疊加,在急劇發展變化的國內外宏觀市場環境中,企業能否實現轉型升級和動能轉換,企業家正面臨商業模式、管理模式、資本模式和思維模式的轉換階段,這是一場生死硬仗,而我們今天要準確理解數字化轉型,也必須結合這個決定企業生死存亡關頭的時代要求來考慮。數字化離不開信息技術,信息技術被公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推手,而事實上今天所強調的數字化轉型也是要以第三次工業革命中的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工作為基礎才能開展,不過這次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已經明顯不同于我們對于傳統企業信息化工作的認知了,如果仍然沿用老的企業信息化工作經驗和觀念來應對新時代涌現的數字化要求明顯已經不合時宜了,甚至很有可能成為新的發展瓶頸。
數字化轉型和企業信息化最本質的區別就是轉型二字。不可否認,傳統的企業信息化也是企業數字化進程的一個發展階段,但是過去絕大多數的企業信息化項目和企業轉型的關系是并不明顯的。筆者反思多年以來所參與的眾多企業信息化項目,即使是面向戰略決策層的數據倉庫和商業智能項目,也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企業家的管理模式和思維模式,更不要說企業的商業模式和資本模式了,所以大部分的信息化項目并不是站在推動企業轉型和變革的角度提出來的,落到具體建設的信息系統功能需求,很自然就成為依據當前企業組織的各種業務活動這個葫蘆來畫出信息處理功能的瓢,這樣做出來的信息系統往往很容易成為當前業務活動中手工信息處理環節的翻版,信息系統投產后,原來企業怎么管、領導怎么想和業務怎么做沒太大改變,就是執行層的員工增多了很多需要采集和錄入數據的工作。
而這次數字化轉型的要求卻大為不同了,數字化背后的強大推力可以上溯到2010-2011年,就是智能手機 開始流行的年份,當然大數據的概念也是2011年被產業界正式提出來的。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應用,很多信息技術的最新成果可以通過APP的方式直接推送到個人用戶手上,今天我們非常多的手機APP已經用到了非常先進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了。自2010年以來,智能手機第一次顛覆性地讓消費者個人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領先于大部分的傳統企業,這意味著傳統企業里大量的存量信息系統在很短的時間內被不斷涌現的各種智能手機APP應用背后的技術所趕超甚至是顛覆,這八九年的時間因此所發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從各方面強化了消費側用戶端應用新信息技術直接向供給側企業端提出全新的產品和服務要求,這也顛覆了很多行業,企業端必須考慮如何直接面對消費端這些新的產品和服務要求,同時還要考慮通過應用一些新信息技術手段,改變傳統產品從企業端交付到消費用戶端的商業運作模式,持續滿足用戶對新產品和服務的新體驗要求,才能抵抗伴隨互聯網蜂擁而來的新舊競爭者對自身傳統業務優勢的沖擊和挑戰。
從這個角度我們就能很好地理解為什么企業需要如此迫切地進行數字化轉型,并且能明確數字化轉型要做什么了。任何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都意味著兩方面的任務,一方面是企業能夠在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上應用到全新的信息技術,否則就會在技術上落后于包括眾多互聯網企業在內的競爭對手。而另外一方面,相比于企業,用戶更容易保持在新技術應用上的領先地位,從這個角度,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更意味著要持續地改變自身的運作模式,從商業模式、管理模式、資本模式和思維模式等方面變得對新技術本身有更高的靈敏度,變得能更快地吸收和接受這些新技術,并且更加迅速地應用并把這些技術轉化成企業自身的生產力,因此,數字化轉型也意味著企業需要切換到全新的戰略。既然是全新的戰略,還沿用傳統企業信息化的建設模式肯定是不合適的了,簡單總結起來也是兩個方面:
第一, 傳統的企業信息化項目是在以獲取和分析業已明確的用戶需求為輸入前提,既然是全新戰略,用戶需求不清楚不明確是很正常的,傳統軟件工程的需求方法和理論就必然失效了。
第二, 傳統企業的運行模式是基于組織分工進行產品生產或者服務供給的,傳統企業的產品價值鏈也是在明確的組織邊界之內或者最多延伸到供應鏈直接的上下游企業,因此企業數據價值鏈也僅僅囿于自主可控的組織內部或者上下游企業之間,一般來說是回避其他外部數據和外部需求的,因此這樣只能做出“自己人”才能使用的系統。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確定的判斷,企業有效的數字化轉型,必然需要從戰略層面的創新和變革要求來導入,需要讓產品和服務在全生命周期都能直接對接終端消費者的需求,從消費者想法和用戶體驗的角度,重新塑造產品生產或者服務供給的價值網絡,因此也需要數據的價值鏈延伸到更大范圍的消費者用戶和更多的上下游合作伙伴。
數字化轉型代表企業需要在商業模式、管理模式、資本模式和思維模式等方面轉換到一個全新的大數據價值鏈合作體系和生態系統,同時代表了全新的生產關系和重新定義企業組織形態的可能性。
(本稿完成于2019年1月15日,如需要引用請聲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