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醫生呼吁篇:
創新醫學技術,振興中華醫藥!
為申報中醫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責無旁貸,任重道遠!中醫學和中藥學歷史相當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發現藥物并用于治療疾病。中醫藥經歷各朝代時期直至清朝時期。清代本草著作的數量是空前的,有近400種之多,而到了辛亥革命以后,西方的醫學和藥學在我國進一步廣泛傳播。由于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響,出現了片面否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思潮,中醫藥和中醫學一樣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但在一批志士仁人的努力下,中醫藥以其深厚的群眾基礎和頑強的生命力,仍然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但在解放前的近一百年間,由于帝國主義的文化侵略和統治階級的歧視和排斥中醫,中醫停滯不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倡導和大力支持下,在廣大醫藥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隨著中藥學的復興而得到新的發展。在半個世紀內,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郭大夫有話說:近年來,中醫藥現代化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可以肯定必將取得更大的成就,為人類作出更多的貢獻。但有誰會痛心疾首的想到,中藥及中成藥在世界上的貿易實際分額有多少?日本就占有80%,韓國占有10%,那中醫藥發源地中國又有多少呢?我們應該捫心自問?
我們不但不排斥西醫,而是結合現代西醫的技術發展我們傳統中醫技術,使中醫即能輸液甚至手術都不是西醫的專利,那為什么中國的某些人,某些醫生聯同一些國外人士稱中醫是巫術,不可取。其實是這部分人根本不懂中醫學名副其實的治療效果。
如果多了解中醫學,就知道中醫學的奧妙,神奇,是我們中國人的非物質文化。當然我們必須承認某些國外的中醫技術,中藥制劑,中醫針灸器材比我國內的還要精細,高超。例如:日本的正露丸,韓國的高麗參和針灸器材等。外國人把很多的中醫處方申請他們的專利,這就讓我們感到汗顏,我們還等什么呢?難道以后看中醫要到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嗎?難道學中醫也學要留學不成?廣大的中醫愛好者們,中醫的資深專家們,就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開發中醫的新成果,為人民作出更多的貢獻。
由于長期以來受地域、環境、資金、信息等方面的制約,諸多名老中醫的臨床經驗,驗方至今只能在小范圍內流傳,眾多神奇醫術后繼無人,瀕臨失傳。故傳統醫學的發掘、整理、研究、開發、提高,推廣工作有待加強,名老中醫的理論、診法、養生、方劑、中藥、針灸等理論應得到全世界的關注,獲得國際認可。鑒如此,希望有志之士與北京創新東方醫學研究中心-廣州天河中心共同努力:創新醫學技術,振興中華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