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語文最終目標是學會閱讀和寫作。而要能寫得一手好文章,首先要有比較深厚的閱讀能力,而這塊恰恰是很多孩子欠缺的地方。很多家長也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來提高?下面就來說一下如何提高孩子的語文閱讀能力。

現在講講在課外如何來幫助孩子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其實,在我們生活中處處是語文,比如:手邊的報紙、電視里的新聞,甚至動畫片,都可以成為你訓練的基石。當然,如果你能陪孩子一起看的話,你的指導會更有效,你會知道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在復述的時候一定要說,哪些可以省略不說。

第一步:復述。既訓練概括能力,看完后,有沒有看懂,又訓練了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如果孩子能把比較經典的臺詞背下來,也是一種語言的積累,是很好的學習語言的方式。當然,這些優秀、經典的語言在動畫片中不多,在一些藝術類的節目中更多一些。

第二步,理解。你要多問孩子幾個為什么?針對看的節目提問,比如:主人公是誰?他做了什么?他為什么這么做?不這么做行嗎?看孩子都能回答嗎?當然問題要由淺入深,還有答案,你自己最好要知道,不然你也解答不出來,孩子對你的教學威信會打折扣的。當然實在不知道的時候,可以把問題拋出去,讓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

第三步,質疑。讓孩子自己提問。會提問 題 的孩子,才會思考。他提出的問題,你不要急著給他答案,引導他自己尋找答案。這樣的訓練多了,孩子就會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課堂上也不會成為觀眾和看客了,因為他們的思維敏捷了,其實孩子都有表現欲望,不舉手有的是膽怯,更多是,他真的不知道,大多數,知道一知半解都急著舉手的,所以有了在家的訓練,他們就會在課堂上思考了,更主要是,課堂給予他們思考的時間不多,因為時間有限,而在家訓練的時候,一開始可以放慢點速度,慢慢再提高思維的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