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在狩獵中,有一種代代相傳的本能,那就是對一個目標“咬定青山不放松”。狼不會面對許多獵物時讓自己的精神分散。如果三心二意,想把所有的獵物都盡括囊中,狼會很快耗盡自己的體力,最終一無所得。對獵物的專注,其實是我們的一種智慧。專注能產生一種爆發力,專注更能提高命中率。另外,專注更能讓狼修正和提高自己的狩獵技巧。有時候,人類在面對眾多誘惑的時候,總是不能做到心無旁騖,這是成功的大忌。
非洲的馬拉河,河谷兩岸青草嫩肥,草叢中一群羚羊正在那美美地吃草。一只狼隱藏在遠處,豎起耳朵四處旋轉。它察覺到羚羊群的存在,然后悄悄地、輕手輕腳地,慢慢地接近羊群。越來越近了,突然羚羊群有所察覺,開始四散逃跑。狼像百米運動員那樣瞬時爆發,像箭一般地沖向羚羊群。它的眼睛盯著一只未成年的羚羊,一直向它追去。羚羊跑得飛快,狼更快。在追與逃的過程中,狼超過了一頭又一頭站在旁邊觀看的羚羊,但它沒有掉頭追趕離它更近的獵物,而是一個勁地直朝著那頭未成年的羚羊瘋狂地追。那只羚羊已經跑累了,狼也累了,終于,在累與累的較量中,狼的前爪搭上了羚羊的屁股,羚羊絆倒了,狼牙直朝著羚羊的脖頸咬了下去,它捕獲了今天的食物
可以說,一切肉食動物都知道在出擊之前要隱藏自己,而在選擇追擊目標時,總是選那些未成年的,或者老弱的,或落了單的獵物。在追擊過程中,狼為什么不改追其他顯得比自己更近的羊呢?因為狼已經很累了,而其他的羊一旦起跑,也有白米沖刺的爆發力,一瞬間就會把已經跑了百米的狼甩在后邊,拉開距離。如果丟下那只跑累了的羊,追一只不累的羊,以自己之累去追不累,最后一定是一只也追不著。專注力是狼身上的一大特質,也是一個員工縱橫職場的良好品格。
從狼教給我們的專注力中,作為職場中人還要讀出“專注”的外延,那就是在工作中我們應該專注于某一項關鍵的能力,用心地打造好立足職場中的“殺手锏”,這樣才能不至于像一個“雜家”一樣什么都略懂一點,但什么都不甚精通,避免出現被淘汰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