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行業內的企業,在戰略上會有許多共同點,但也會有許多不同點。戰略的不同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縱向一體化的程度不同。有的企業自己生產原材料和零部件,有的則完全從外部采購;有的企業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和網點,有的則全靠批發商和零售商。
2, 專業化程度不同。有的企業只經營某一種產品和服務項目,有的則生產多品種多規格的產品和服務,有的甚至是跨行業經營。
3, 研究開發重點不同。有的企業注重爭取開發新產品的領導地位,不斷投放新產品;有的企業把研發重點放在生產技術上,力爭在質量和成本上取得優勢。
4, 營銷的重點不同。有的企業重視維持高價產品,有的企業則采取低價策略展開競爭;有的企業特別重視對最終用戶的推銷活動,有的企業主要以為銷售者的服務來鞏固和擴大疏通渠道。
在這一個或幾個方面的戰略的不同,必然引起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的不同。相同戰略、相同地位企業的結合,就形成了戰略集團。
行業戰略集團在競爭利潤率方面的差異是由于“移動壁壘“的存在,與“進入壁壘”抵抗產業外的企業入侵的作用相似,“移動壁壘”阻止了產業內企業從一種戰略群向另一戰略群移動。“移動壁壘”的高低決定行業內戰略集團間的競爭激烈程度。
企業盈利率不僅取決于企業自身的實力而且取決于行業結構狀況及企業所處的戰略群狀況
a:行業特征
b:企業所處的戰略群分布圖
c:企業在戰略群中的地位
在戰略群分析時,可以繪制行業內戰略群分布圖
要了解戰略集團的性質、特點、需要分析個戰略集團的地位。用下面的圖表可以確定一個行業不同戰略集團的地位。
B集團:狹小的產品品種,低縱向一體化,高成本、高質量、高技術水平。
C集團:品種齊全程度和縱向一體化程度都是中等,中等價格,質量低,服務質量高。
D集團:狹小的產品品種,成本低,價格低,服務水平低。
戰略集團間的抗衡程度是由許多因素決定的。一般說,各戰略集團的市場占有率相同,而經營戰略很不相同,集團間的抗衡就會激烈;或各戰略集團的目標是同一類顧客,其戰略差異越大,抗衡也就會越激烈;一個行業內戰略集團越多,相互的對抗也就越激烈。如果一個行業中雖然有不少戰略集團,但其中少數戰略集團處于領導地位,并且市場占有率很高,這個行業戰略集團間的對抗就不會激烈。
在戰略集團內部同樣存在著競爭,這主要是由于各企業的優勢不同造成的。在一個戰略集團內,各企業會有生產規模和能力上的差別,如果一個戰略集團的經濟效益主要取決于產量規模,那么,規模大的企業就會處于優勢地位。另外,同一戰略集團內的企業,雖然常常采用相同的戰略,但各企業的戰略實施能力是不同的,即在管理能力、生產技術和研究開發能力、銷售能力等方面是有差別的,能力強者就會站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