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波特在行業競爭五力分析的基礎上制定了行業競爭結構分析模型,從而可以使管理者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分析行業競爭結構和競爭狀況,以達到以下兩個目的:
1、分析確定五力中影響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
2、企業高層管理者從與這一集團因素相關的各因素中找出需要立即對付或處理的威脅,以便及時采取行動。
行業競爭結構分析就是一種可以幫助企業解決這一問題的工具之一,行業競爭結構分析模型,它是一個統計表格,表格的左邊是五種競爭力量及其各自包括的若干內容的陳述,右邊是對這些陳述的態度,企業決策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態度打分。堅決同意:1分,一般同意:2分,不同意也不反對:3分,一般反對:4分,堅決反對:5分。
每一類關鍵因素最終得分是按以下公式計算的:
每一類關鍵因素最終得分=∑五力量分析得分
每一個利益相關者的得分多少說明了該相關者對企業成功重要性的影響大小。某一陳述或項目的得分越高,就說明這個問題應該盡快解決或認真對待,這個模型可供高層管理者個人和集體應用。
波特的行業組織模型
邁克爾·波特的行業組織模型揭示了外部環境對公司戰略行為決定性的影響,即一家公司所在的行業比管理者做出的組織內部決定對公司的影響更大。公司的業績主要決定于所在行業的特征,包括規模經濟、市場進入障礙、多元性、產品差異化以及公司集中度。
行業組織模型要求公司必須選擇最具吸引力的行業進人,只有當公司找到潛在利潤最高的行業,并學會如何根據行業的結構特點來利用公司擁有的戰略資源實施具體戰略時,公司才會獲得競爭力。競爭的五種力量模型可以幫助公司理解行業的利潤前景和行業結構特點,從而采取相應的戰略,確定競爭地位。行業組織模型指出,公司超額利潤是由外部環境特點所決定的,而不是公司獨有的內部資源或能力。公司只有在實施了適用于整體環境或行業、競爭環境的戰略后,才能獲得超額利潤。行業組織模型如下圖:
波特的行業組織模型的前提條件
波特的行業組織模型具有四個前提條件:
1.外部環境的壓力和限制決定了獲取超額利潤的戰略選擇;
2.大多數公司在某一行業或某一領域內互相競爭,因此它們掌握著類似的相關戰略資源,并因此而采取相似的戰略;
3.戰略實施所需要的資源可以自由地在公司間流動。基于此,任何公司間的資源差異都不會持續太久;
4.組織的決策者是理性的,并致力于為公司謀取最大利益,追求利潤最大化。
邁克爾·波特的行業組織模型的層次為:
(1)研究外部環境,尤其是行業環境;
(2)選擇超額利潤潛力巨大的行業;
(3)找出該行業賺取超額利潤所需的戰略;
(4)培養或購買實施戰略所需要的資產或技能;
(5)利用公司的優勢實施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