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年開發經驗的趙工被任命為某應用軟件開發項目的項目經理,客戶要求10個月完成項目。項目組包括開發、測試人員共10人,趙工兼任配置管理員的工作。
按照客戶的初步要求,趙工估算了工作量,發現工期很緊。因此,趙工在了解客戶的部分需求之后,就開始對這部分需求進行設計和開發工作。
在編碼階段,趙工發現需求文件還在不斷修改,形成了多個版本,設計文件不知道該與哪一版本的需求文件對應,而代碼更不知道對應哪一版本的需求和設計文件。同時,客戶仍在不斷提出新的需求,有些很細微的修改,開發人員隨手就改掉了。
到了集成調試的時候,發現錯誤非常多。由于需求、設計和代碼的版本對應不上,甚至搞不清楚是需求、設計還是編碼的錯誤。眼看進度無法保證,項目團隊成員失去了信心。
【問題一】(5分)
請從項目管理和配置管理的角度分析造成項目失控的原因。
【問題二】(5分)
以下左側表格中是配置管理的基本概念,右側表格是有關這些概念的論述,請在答題紙上用直線將左側表格與右側表格里的對應項連接起來。
【問題三】(5分)
請說明正常的配置管理工作包括哪些活動?
從本案例提出的三個問題,我們很容易判斷出:該案例分析主要考查的是項目的配置管理。“案例描述及問題”中標志為“紅色”的文字是該項目已經出現的問題:即錯誤非常多,需求、設計和代碼版本對應不上,進度無法保證,團隊成員對項目失去信心。根據這些問題及“案例描述及問題”中畫“ ”的文字并結合我們的項目管理經驗,我們可以推斷出:項目經理趙工不具備項目管理的技能和經驗(這點從“有多年開發經驗的趙工被任命為某應用軟件開發項目的項目經理”可以推導出);趙工兼任配置管理員導致其分身乏術,無法既做好項目管理工作又做好配置管理工作(這點從“趙工兼任配置管理員的工作”可以推導出);項目范圍管理存在問題(這點從“趙工在了解客戶的部分需求之后,就開始對這部分需求進行設計和開發工作”可以推導出);項目配置管理沒有做好,沒有建立基線,導致需求、設計和代碼無法對應(這點從“在編碼階段,趙工發現需求文件還在不斷修改,形成了多個版本,設計文件不知道該與哪一版本的需求文件對應,而代碼更不知道對應哪一版本的需求和設計文件”可以推導出);沒有對項目實施嚴格的變更控制(這點從“客戶仍在不斷提出新的需求,有些很細微的修改,開發人員隨手就改掉了”可以推導出)等是造成項目“到了集成調試的時候,發現錯誤非常多。由于需求、設計和代碼的版本對應不上,甚至搞不清楚是需求、設計還是編碼的錯誤。眼看進度無法保證,項目團隊成員失去了信心”主要原因(用于回答【問題一】)。本案例【問題二】和【問題三】屬于純理論性質的問題,與本案例關系不大。因此本案例只有【問題一】需要我們找原因,沒有需要我們找解決方案的問題。
一、答題思路解析
根據“答題思路總解析”中的闡述,造成項目失控的原因主要有:(1)項目經理趙工不具備項目管理的技能和經驗;(2)趙工兼任配置管理員導致其分身乏術,無法既做好項目管理工作又做好配置管理工作;(3)項目范圍管理存在問題,項目需求沒有經過評審把關就開始后續活動;(4)項目配置管理沒有做好,沒有建立基線,導致需求、設計和代碼無法對應;(5)沒有對項目實施嚴格的變更控制。
二、參考答案
(1)項目經理趙工不具備項目管理的技能和經驗;
(2)趙工兼任配置管理員導致其分身乏術,無法既做好項目管理工作又做好配置管理工作;
(3)項目范圍管理存在問題,項目需求沒有經過評審把關就開始后續活動;
(4)項目配置管理沒有做好,沒有建立基線,導致需求、設計和代碼無法對應;
(5)沒有對項目實施嚴格的變更控制。
一、答題思路解析
該問題屬于純理論性質的問題,考生如果熟悉《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指定用書?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教程》第409頁中有關配置項、基線、配置管理系統、配置狀態報告、配置庫等的定義,該問題就比較容易回答。其實,這道題不難,即使無法準確知道配置項、基線、配置管理系統、配置狀態報告、配置庫等的定義,稍有配置管理的基本概念,然后從這些術語的字眼本身,應該都能“猜對”它們與后邊表格中的那一條解析是對應的。
二、參考答案
一、答題思路解析
該問題屬于純理論性質的問題,考生如果熟悉《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指定用書?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教程》第409頁至417頁中描述的主體信息,該問題就比較容易回答。簡單來講,配置管理就是做配置管理計劃、識別配置項、建立配置管理系統、按計劃進行版本管理(如建立基線、實施配置變更管理等)、編制和分發配置狀態報告、進行配置審計這幾項工作。
二、參考答案
(1)編制配置管理計劃;
(2)識別出項目的配置項;
(3)建立配置管理系統;
(4)按計劃進行版本管理(如建立基線、實施配置變更管理等);
(5)編制和分發配置狀態報告;
(6)進行配置審計(包括物理審計和功能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