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點原理
——摘自《管理模型與人生思索》(田軍著)第三章內容
摘要:
定向爆破時選點埋設炸藥、與人體穴位針灸按摩時選點下針,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企
業經營管理和人生多種場景,將這種選準“點位”、以點帶面的方式,命名為埋點原理。
埋點原理是一種既古老又現代的特殊理論,適用于軍事、外交、經濟、醫療、管理、生活等多種領域。一般而言,事先布置某項事情時,經常使用區域“點引”;事后解決某個
問題時,經常使用材料“點引”。選好“點位”,用好“引料”,是操作關鍵環節。
埋點原理將古今中外眾多類似做法(方法)統一口徑,形成管理專業術語。埋點原理
(方法)是一種統攬全局、以點帶面、以巧制勝的工具。
一、原理來源
家父在2011年體檢中查出患前列腺癌,當時有人推薦用“埋點植入法”進行醫治。這種方法是指將幾個藥物源植入病人體內器官,通過藥物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定向爆破時選點埋設炸藥與人體穴位針灸按摩時選點下針,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企業經營管理和人生多種場景,將這種選準“點位”、以點帶面的方式,命名為埋點原理或稱埋
點理論。
二、原理定義
埋點原理是指在某個目標區域范圍內埋設若干“點引”(如藥物源),通過“點引”的放射、爆破、聚合等功能作用,實現對整個目標的摧毀或重大改變。
三、適用范圍
埋點原理是一種既古老又現代的特殊技能,廣泛適用于軍事、外交、經濟、醫療、管理、生活等多種領域。
四、原理內容
(一)原理要素
埋點原理由下列八個要素構成。
(1)目的:達到什么樣的目的,理想的結果是什么。
(2)目標:針對何人、何物、何種組織、何種事情等。
(3)區域:亦稱位置,指埋設“點引”的具體區域(位置)。
(4)材料:“點引”的材料構成,如用TNT、病毒等。
(5)能量:“點引”材料的標準釋放能量。
(6)時限:啟動時間、持續時間、終結時間等。
(7)功能:爆破功能、輻射功能、滲透功能等。
(8)人員:誰來謀劃、誰來操作、誰來監督等。
(二)點引介紹
1.概念定義
“點”即位置(區域),“引”即材料(藥引)。指在一定區域內埋設的某種材料,引發整體目標的重大變化?!包c引”是埋點原理中的核心內容。
2.“點引”種類
“點引”分為材料“點引”和區域“點引”兩種。
(1)材料“點引”:材料“點引”劃分為單一材料“點引”和復合材料“點引”兩種。
單一材料“點引”由一種材料元素構成,例如通過設立職務津貼調動部門主管人員積極性等。
復合材料“點引”由多種材料元素復合而成,例如通過多種中草藥合成,治療某種頑癥等。
(2)區域“點引”:區域“點引”是指找準目標的關鍵結構位置(區域)。例如炸毀橋梁的結構關鍵部位、治療某種疾病的位置等。
一般而言,事先布置某項事情時,經常使用區域“點引”;事后解決某個問題時,經常使用材料“點引”。
3.“點引”功能
“點引”功能主要有整體破壞和重大改變兩種作用。
整體破壞:對建筑結構、人體組織、機構組織等進行整體性破壞和毀滅。
重大改變:對組織系統、重大事項、疑難問題等進行方向性和效果性重大改變。
4.“點引”劑量
“點引”劑量是“點引”能量(威力)大小的重要參數。它包括“區域點數量”和“材料點濃度”兩項內容。
區域點數量:指在目標區域內埋設點數量多少;數量越多,能量(威力)越大。
材料點濃度:指“點引”構成材料的濃度比例多少;濃度越大,能量(威力)越大。
五、原理操作
埋點原理運用到實際操作中,重點要把握操作關鍵、操作流程兩項內容。
(一)操作關鍵
選好“點位”,用好“引料”,是操作關鍵環節。
1.選好“點位”
埋點的位置直接決定了埋點的效果?!包c位”選擇要按照關鍵、精準、少量的原則進行。
(1)關鍵:選擇要害、命門等關鍵部位。例如建筑體的承重墻、人體的呼吸通道、企業的資金來源等。
(2)精準:在選擇關鍵位置的基礎上,進行精準定位。例如建筑體承重墻中的主廳承重柱的三分之一位置等。
(3)少量:埋點數量不能太多,要選擇少量關鍵部位,發揮“四兩撥千金”的作用。
2.用好“引料”
選好埋點位置之后,使用何種材料作為“引料”成為重中之重。用好“引料”要按照能效、優質、適量的原則進行。
(1)能效:根據需要的不同功能和效果進行選擇,如爆破建筑物選擇某種炸藥X公斤等。
(2)優質:既然作為“引料”,在材料質量和性能上一定要過硬,否則前功盡棄,功虧一簣。最好選擇先進的優質材料。在一些戰爭題材影視作品中,我軍指派既忠誠于黨、智勇雙全,又有人格魅力、掌握先進軍事理念的優秀人才潛入敵營當中,出色完成任務,是很好的“優質引料”事例。
(3)適量:適量的目的不是為了節約成本,而是不能造成目標以外的組織損壞。例如超過一定濃度和劑量的藥物,會破壞人體健康組織等。
(二)操作流程
埋點原理在實際操作中,按照目標的不同性質,分為事先布置類和事后解決類兩種方式。
1.事先布置類
事先布置類是指需要事先進行計劃、布置、安排的事情。如某企業即將進行上市準備、高校畢業生小李(男)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等。
現以小李設計職業生涯規劃為例,說明操作流程的具體步驟。
步驟一:確定方向。
確定做某件事情的方向目標。
本例中,小李進行職業規劃設計的目的,是確定清晰的未來職業發展方向,目標比較明確。
步驟二:細分要素。
對目標構成要素進行細分,找出產生影響的關鍵要素。
本例中,構成職業規劃要素的內容很多,而自我認知分析、環境分析是兩個關鍵因素。
步驟三:尋找“引料”。
結合關鍵要素,找出對全局具有決定影響的“引料”。
本例中,在進行自我認知分析時發現,小李曾經二度高考落榜而發奮復讀,第三年考入理想大學,這是個重要“引
料”;在環境分析中,小李數次和家庭成員鬧僵翻臉,也是個重要“引料”。于是,在充分肯定他的發奮精神的同時,也對他未來人際交往和環境適應能力深存憂慮。因此,將兩個“引料”分別植入個人成長計劃中,對實現職業規劃目標大有幫助。
步驟四:埋入區域。
將篩選和提煉加工后的“引料”,埋入重點目標區域內,形成“點引”。
本例中,在職業規劃中的個人成長計劃方面,單獨設立“個人努力程度”以及“人際交往和環境適應能力”兩項指標,并且制定詳細的指標分解計劃、措施、檢驗標準等內容。
步驟五:效能監督。
對埋點后的功能和效果進行跟蹤監督。
本例中,需要對小李執行情況進行全程監督,特別是兩個“點引”的功效。在監督方式上,可采用自我監督和他人(親人、朋友、機構)監督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步驟六:調整終止。
對埋點后出現的重要問題進行必要調整和終止。
本例中,如果小李其他兩個“點引”功能良好,而心態頻頻出現問題,可調整增加“職場心態”的新“點引”;如果小李在公司工作二年后想報考公務員,需要審慎調整目標方向和指標內容,原目標計劃(階段性)自行終止,可重新制定新的職業規劃(階段性)。
2.事后解決類
事后解決類是指已經發生,需要分析原因、找出對策、解決問題的事情。如某學生近期突然厭學、某公司近期人才流失嚴重等。
現以某公司近期人才流失嚴重為例,說明操作流程的具體步驟。
步驟一:觀察癥狀。
觀察目標群體出現問題的各種現象、癥狀、方式。
本例中,公司人才(目標群體)近期流失嚴重(癥狀),流失主要方式為員工陸續提出辭職。
步驟二:分析誘因。
對癥狀構成要素進行細分,找出產生影響的關鍵要素。
本例中,通過癥狀調查分析,找出了誘發人才流失的三個主要原因,即公司效益不佳、內部分配不公、管理混亂。
步驟三:尋找“點引”。
結合關鍵要素,找出對其具有決定影響的“點引”。
本例中,在深入挖掘經營、分配、管理三個要素基礎上,結合公司實際,找到三個“點引”。
第一,公布公司秘密進行的2000萬融資計劃和進度,使員工看到強大的資金背景;第二,頒布新政策,將在公司連續工作5年以上8名老員工吸納為股東;第三,實行經理輪流值班制,值班經理人選不受職務、資歷限制,值班經理薪酬與公司效益和人員流失比例掛鉤。
步驟四:埋點植入。
將經過篩選和加工的“點引”直接埋入目標群體。
本例中,公司先以郵件形式將三個“點引”內容發至全體員工,繼而召開全體員工會議布置傳達。
步驟五:療效跟蹤。
在“點引”埋入目標區域內,進行效果跟蹤和監督。
本例中,在公司實行三項舉措(點引)后,對員工的態度、反應、工作表現進行全面跟蹤,觀察效能。
步驟六:調整補充。
對埋點后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必要的調整和補充。
本例跟蹤中發現,公司的三項舉措,大大調動了老員工和經理層人員的積極性,而對普通員工現實利益觸動不大,呈現“啞鈴型”格局(兩頭高,中間低)。于是公司及時補充頒布了新的獎勵制度,調動了各類人員積極性。
流程示意如圖3-1所示。詳細內容參見《管理模型與人生思索》(田軍著)第三章第28頁。
六、理論貢獻
(1)埋點原理將古今中外眾多類似做法(方法)統一口徑,形成管理專業術語。
(2)埋點原理(方法)傳授一種統攬全局、以點帶面、以巧制勝的工具。
七、補充說明
(1)埋點原理有眾多鮮活案例,讀者可以聯想和體驗,對號入座。特別是“點引”的奇妙運用,需要細細品味、領悟內涵,以此來指導學習、工作和生活實踐。
(2)埋點原理中的8個要素對實現預期目標至關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點引”要素(區域和材料),而對其他要素(時間要素、人員要素等)未進行剖析,旨在突出原理結構上的核心內容,讀者在應用中可綜合考慮。
(3)埋點原理在深度挖掘(如尋找點引的科學方法等)和廣度開發(如埋點原理和其他理論的銜接等)等方面有待于進一步充實和完善。
鄭重聲明:筆者為埋點原理原創者,版權所有,違者追究。復制和使用時,務必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