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客戶,做紡織貿易的,老板30多歲,光頭,聽過我們易發久老師“領袖的風采”課程之后,很是認同。課后買了我們公司一本效率手冊。一個星期之后我們伙伴去拜訪他,發現公司人手一本效率手冊,一問,原來是參照我們公司效率手冊自己印了好幾十本。
那位伙伴拿了一本他的效率手冊回來,我們一看,呵呵,明顯侵權。當然,在這里我們討論的不是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實在是,這個家伙的行動力太強了,幾天時間就把東西改編好,做出來,發下去,用起來。
還有,一家做香精的企業,公司派了一個事業部總經理去聽我們的“領袖的風采”,周六周日兩天兩夜,晚上十點半結束。后來聽他們董事長秘書講,第二天早上這位總經理就把學習總結以及行動方案呈送給公司董事長。
這兩個發生在客戶身上的事情對我觸動很大,我們很多人,讀了很多書,學富五車,但是,我們往往缺乏迅速把想法變成行動、變成結果的能力。
怪不得海爾理念里面會有一條,“快速反應,馬上行動”。
當我們講思路決定出路時,我們其實只講到了一半,思路是因,出路是果,在這個因和果之間有一道鴻溝,它的名字叫行動力。
想法和思路不能自動產生結果,只有行動才能產生結果。確切的說,只有持續的行動才能產生想要的結果。
這又使我想到了“人生最重要的財富就是良好的習慣”,什么叫做習慣,其實習慣就是持續重復的行為。當良好的行為不斷被重復時,產生良好的結果將成為必然。
這樣,我們又不得不講到
職業素養,什么叫做
職業素養,其實說穿了就是一堆和
職業相關的良好習慣的總和。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因為具備成功者的素養,成功是果,素養是因。所以我們才會說“當你養成十幾種成功者的習慣時,想不成功都很難”。
很多公司在轉型過程中都會抓
職業化建設,如何抓呢?把素養分解成多種習慣,把習慣落實到動作,這樣子的話,方向自然就會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