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8090后)管理》
——基于行動學習設計的新生代管理課程——
時代的洪流
我自己生于70年代,管理過50年代和70年代的員工,從來沒覺得他們之間有什么明顯的差距,但出生于80后的員工與他們有著巨大的差異,我覺得以前的管理經驗要清零,重新開始。”
——萬科一位高管的感嘆
據權威調查,與其他年齡層相比,新生代員工敬業指數較低,僅僅把職業作為一個謀生的手段,工作隨意性較大。有高達95%的新生代認為工作沒有更好,只有更合適;工作不滿一年就跳槽的新生代高達56%,一到兩年更換工作的也有25%。
面對新生代,管理者亦喜亦憂:喜的是,他們即將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的年輕活力可以為企業創造巨大的績效利潤;憂的是,他們的性格中有太多不穩定的因素,不能持續專注于工作,以為只有通過不斷跳槽才能體現自我的價值。縱觀中外管理經典,它們大多數都寫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一些原有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已經不再適用。因此,企業管理者如果僅憑過去的經驗和方法來管理新生代,會覺得力不從心。
思維的變革
突破原有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認清新生代員工的心理和行為特征,對自己的管理風格進行適當調整,提升管理新生代的能力和效果,是企業管理者的迫切需求!
新生代怎么了?他們變了么?變了,這個時代都在變化,他們不變是不正常的,那他們變的如何呢?60、70后該怎么辦?適應變化是王道,長江后浪推前浪,未來是他們的,我們能做的是突破我們自己的思維和行為,引導新生代走正確的路,做正確的事,有正確的行為。
認識他們和認識我們自己一樣重要
人類的基本問題是: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去往哪里?
他們是誰?他們的成長環境如何,他們和中國的變革與發展有什么關系,他們和世界接軌有什么價值,他們的思想是什么,他們的價值觀是什么,他們的優點有什么,如何激發他們的優點,他們的劣勢在哪里,如何幫助他們進行自我完善。
如何幫助他們
在組織中,如何剛柔并濟,引導和管理他們?在困境中,如何深入心靈深處,輔導和幫扶他們?在溝通時,如何游刃有余,協助他們愉快和高效的完成工作?在工作中,如何放手去做,信任和輔導他們?在職場中,如何堅定信心,指導和支持他們成為職場紅人。
本課程給您的不僅僅是這些……
基本信息
培訓對象:企業中基層管理者
培訓學時:12小時
實施方式:角色演練、精彩視頻、研討互動、行動學習、個案輔導、生動故事
建議人數:20-30人/期
培訓目標
1、根據新生代員工成長的社會環境,分析新生代員工的人格與行為特點,掌握新生代員工的共同心理、行為、職業特征;
2、掌握對新生代員工的管理技巧,建立對新生代員工具有影響力的新型領導特質,增加對新生代員工的有效管理與培養能力;
課程特色
1、現實案例+生動故事+自我測評+實戰技巧方法:強化學員做中學以及課程之后的消化與運用, 讓培訓的結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2、用行動學習的方法和工具落地,并形成行動計劃,確保學習效果和培訓效益
課程大綱
第一講:解讀新生代
1、你眼中的新生代
1.1思想的四大特征
1.2能力的四大表現
1.3素質的三個維度
1.4心理的三種特性
1.5對職場的五種態度
案例:火星文的解讀和感悟
案例:神秘消失的一代
視頻:離奇的面試場
2、新生代出現的原因剖析
2.1改革開放的產物
2.2農村留守孩的心理成長
2.3社會環境的劇烈變化
案例:留守孩攔車
案例:某知名學府畢業生找工作
3、出現新生代的深層原因
3.1人性理論
3.2“三”我認知的發展
3.3需求三階新認知
第一站:8090后行動學習啟航
1、學習小組問題錨定
3、問題戰略升級
第二講:新生代的管理之道
1、何為管理
1.1管理的本質
1.2管理和領導的差異
視頻:海底撈的管理之道
2、新生代的管理文化
2.1接納包容的文化
2.2互動愉悅的文化
2.3柔性人性的文化
2.4愛與被愛的文化
2.5融合融洽的文化
案例:google的工作文化
3、管理思維和管理方式的變革
3.1剛性和柔性的管理方式
3.2剛性和人性的差異
3.3兩種管理模式使用的策略
4、如何當好新生代的管理者
4.1改善企業文化和管理方式
4.2建立現代企業管理者的認知模式
4.3改良管理者的管理作風
第二站:8090后問題分析模式:發散-聚焦-發散思維模式
1、發散:問題因果導入法
2、聚焦:聚焦關鍵影響因素
3、發散:影響要素再升級
第三講:新生代的心理能量管理
1、新生代的輔導時機
1.1困惑迷茫的時段
1.2無助孤獨的時間
1.3年初、終、節假日的時機
1.4成敗的時候
1.5識別問題員工9個方法
案例:某集團的1369制度
2、新生代心理輔導的形式
2.1一對一的談心
2.2團隊座談和輔導
2.3心靈關愛熱線的建立
2.3內部刊物的宣傳
2.4行為訓練的矯正
案例:一對一談心的具體做法
3、新生代的心理指導方法
3.1情緒的看板管理
3.2情緒的動力系統
3.3五步脫困法
3.4處理員工的抱怨問題
案例:憤怒的公交局和企業
應用:負面信息成正能量的策略
第三站:8090后問題解決模式:團隊智慧共創解決方案
1、解決方案五大思維來源
2、團隊智慧共創法
第四講:新生代的訓練與成長
1、提升新生代的敬業精神
1.1敬業度的來源
1.2人生三途管理模式
1.3對于新生代的管理策略
案例:王先生的敬業精神
2、新生代的學習方式
2.1新生代的5大學習方式
2.2網絡查找技術
2.3新生代的社交應用
視頻:中國達人秀
3、培養與輔導下屬
3.1輔導新生代的六個原則
3.2提升新生代的八個方法
4、批評和表揚新生代
4.1批評四要四不要
4.2三明治批評模式
4.3評判七大禁忌
第四站:8090后問題解決:質疑反思行動落地
1、主題內容的三大要素質疑
2、科學評估解決方案
3、制定行動落地計劃
講師介紹:
謝言川老師
行動學習專家、資深催化師、項目設計師
企業內部講師訓練導師
資深職業化訓練專家
中國企業能力建設工程 特聘講師
山東省經信委職教辦 高級講師
中國南方行動學習聯盟 創始人
卓越學習發展中心 創始人
格蘭仕集團 培訓總監
某著名集團領導力中心 主任
謝老師在家電行業(格蘭仕)、地產行業(某知名多元化集團)和咨詢行業等多個行業積累了非常豐富的工作經驗、管理經驗,并多次受邀在《中外管理》雜志舉辦的中外管理人力資源論壇、《培訓》雜志舉辦的中國培訓與發展年會、中國企業教育百強論壇、中國人力資源協會舉辦的論壇、深圳市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舉辦的論壇和財智名家的人力資源論壇等峰會和論壇上做主題演講,并受到聽眾的一致好評。
選擇謝老師的理由:
謝老師專注課程價值、培訓價值、客戶價值。
在趨于同質化的培訓市場上,謝老師致力于開啟新的培訓模式,專注客戶價值,推動培訓落地,是首位研發、設計“行動學習式培訓課程”的研究專家。行動學習式課程和傳統課程主要區別在于行動學習采取“三線合一”的模式來實施課程訓練,“三線合一”模式中的“三條主線”分別是:流程線、內容線、工具線,“合一”具體是指推動組織績效、組織價值和學習目標的實現。
流程線:通過企業提出實際的問題,謝老師扮演“過程專家”的角色,針對不同類型的問題設計有針對性解決流程和步驟,建立問題的解決框架;
內容線:針對學員專業內容的不足或欠缺,謝老師發揮“內容專家”的作用,補充和傳授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彌補學員在知識、技能上的短板和不足,更好地將學習與行動結合起來;
工具線:應用具體、可行、有效的工具和方法,通過群策群力、團隊共創、開啟全腦智慧等方法和工具來激發團隊智慧、尋找共識和創新思維范式,為問題尋找到解決的措施。
行動學習式課程有效的實現了知行合一,將組織實際存在的問題和課堂教學有效結合起來,將傳統課堂轉變成問題解決現場,通過現場的問題解決來推動學習落地,將學習與組織行為結合起來,實現學習的價值最大化。
謝老師的課程與服務項目:
行動學習:《行動學習催化師訓練》 《在行動中解決問題》 ALN+N模式項目
內部講師:《(TTT)行動學習式內部講師訓練》 《行動學習式內部講師課程開發》
通用管理:《問題分析與解決》 《高效執行力》 《跨部門溝通》 《六維職業化塑造》
以上課程全部采用行動學習式培訓模式來實施培訓。
謝老師成功合作的客戶:
行動學習課程及項目服務的客戶:
中國氣象局 蘇州中國銀行 淮安中國銀行 招商銀行 佛山移動 移動佛山中心 中山移動 來賓移動 廣州移動 北京移動 蘇州聯通 中興移動 中時訊 茂名移動 東莞電網 淘寶大學 蒙牛集團 艾斯里來 東莞電網 山西國網 立信集團 珠海德豪潤達 大連德豪潤達 蕪湖德豪潤達 萊蒙集團 金地集團 格蘭仕集團 航盛電子 云南城投集團 北泰顯示 天音通訊 白云機場 中國華云集團 云銅集團 周大福 三洋電器 凡拓網絡 惠州市政府 肯發高精 美的家用空調 美的中央空調 美的集團
內部講師訓練課程及項目服務的客戶:
廣州交通銀行 湖北農行 廣東南方電網 東莞電信 南方航空 美的制冷 美的家用空調 中聯重科 奧園集團 喬丹體育 吉泰煤礦 溫氏集團 馳宏集團 可口可樂 中油BP 江西高速集團 愛信精機 德倉科技 云煤能源 云天化集團 云金集團 至潤貿易 云峰集團 山西電力設計院 東明石化 熔盛重工 珠江賓館 僑鑫集團 亦谷服飾 大全集團 格蘭仕集團
管理及職業化類課程及項目服務的客戶:
移動佛山中心 廣東省移動 韶關移動 汕頭移動 東莞移動 移動南方基地 東莞移動 成都招商銀行 茂名農行 中山建行 中山農行 農業銀行佛山分行 工商銀行佛山分行 佛山郵政 中建一局 新中源集團 中油BP 中沙石化 海王集團 奧馬冰箱 美瑞康 嘉銘工業 國昌集團 科順 廣州快捷報關 中化集團 易拉得 中電科技集團十所 中電科技集團十一所 富路車業 鴻威地產集團 播恩大學 無線先鋒 寶桑園 美的集團 阿特維斯 百思買 新華制藥 合生元 立白集團 小天鵝 航盛集團 建華集團 廣百集團 科順化工 格蘭仕集團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中山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