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稻盛和夫先生的經營哲學越來越被人們所推崇,其原因不僅僅是其旗下的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京瓷”和“KDDI”,在歷次金融風暴中屹立不倒,反倒增長。而是最近2010年發生的先生僅用424天的時間令申請破產保護的“日航”起死回生,并且當年盈利1884億日元(政府原定救市需要3000億日元),在日本經歷地震,海嘯,的背景下,創造了世界同行業盈利第一的業績,令世人矚目。
稻盛和夫先生作為航空業的“門外漢”,僅僅帶領兩名助手就接管日航,創造了上述商業神話,其根本方法就是其稱為的“經營哲學”和“阿米巴管理方法”。“經營哲學”就是基于中國儒家思想,陽明學說,佛家思想的“大根大本的道和德”,“阿米巴管理方法”也是基于“最根本的原理”而產生的“管理模式”。其詳細內容請觀看本博客《轉發:經營為什么需要哲學 稻盛和夫》《轉發:力行正道,戰勝困難——稻盛和夫最新精彩講演》等博文。
稻盛和夫先生的著作《活法》《干法》《實學》《經營十二條》《經營為什么需要哲學》《六項精進》等在全世界暢銷,先生所創辦的學習機構“盛和塾”在世界開花,很多中國的企業家參加了“盛和塾”的學習和其“書籍著作的研讀”之中,收獲巨大。
筆者今天探討如何更好的用好稻盛和夫先生的“經營哲學”和“經營方法”?
知道容易做到難!如何做到呢?下面邀請熟悉先生著作的朋友考慮幾個問題:為什么先生有“那么深的洞察力”能看到“企業經營的本質”?為什么先生能有那么大的事業熱情投入,并且自身的健康,家庭和諧,孩子教育都能兼顧?為什么先生能有那么強的利他之心?為什么先生在所有的決策中堅守自己的“做人標準”和“事業出發點”?為什么先生在歷次經濟危機中堅守自己的信念,不做投機,保證現金流,使企業屹立不倒?
我們在其著作中可以學到“知識“,了解到“方法”,但是我們是否能做到在“關鍵時刻”做到其闡述的簡單的方法?這是關鍵。
這里提到一個名詞“自我修煉”,知識是學出來的,能力是修煉(習)出來的。
如何修煉呢?我們看一看先生是怎么做的:
1,先生小時候有父母嚴格的“做人教育”。筆者認為這是先生后期成功基礎的基礎。無論是選擇留在京瓷,還是熱愛工作,都是從小“嚴格的”做人教育起到作用,這點上要感激先生的父母和其祖上積累的德行(祖德)。以此,我們展開自我覺察:我們小時候是否接受過這種嚴格的“做人教育?我們謙卑嗎?我們孝順嗎?我們堅持做“善事”嗎?等等,我們的祖上的德行是否有先生家的“厚”?如此方知:
僅此一項我們的差距有多大?我們即使按先生講的“方法”做,按“如理如法”的修煉方法修煉,也不好追上先生的“做人境界”啊!因為我們的“起步晚”。
了之此理,我們知道自己的企業成為“世界500強”的容易程度。——“道路還很長啊”!
不關乎是否“達到”,而關乎我們是否修煉“人間正道”“經營正道”?關乎我們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去“力行做人之道”。
2,先生后期有嚴格的佛家思想的“心靈力量的修煉”。先生的堅強的意志,和純粹的“利他心”的能力,僅有“嚴格的做人教育”是不夠的。先生一直在進行“佛法的修煉”。尤其在1997年先生出家修煉。人們看到先生的這段經歷時可能“一帶而過”。而這才是先生具有如此高的“境界”“意志”“洞察力”“人格高度”的基礎啊!
了解佛法修行的人知道,這可不是“做到仁義禮智信”這么簡單!由此我們自我覺察:
自己是否有“大乘佛法的修行”?是否只是“佛學愛好者”?這里實際上給我們提示了“一種高效的自我修煉方法”,只是我們是否關注到?關注到是否學習到?學習到,也僅僅是“自我修煉的方向”與先生的成長方法相同而已,結果還要看自己的“修煉程度”和“自我根基”而定。
綜上兩點,我們才知我們的“方向”和“差距”,我們才以“敬畏之心”“謙誠之心”學,習;使用好先生的“經營哲學”。
不關乎是否“達到”?而關乎我們是否“想要”?
我們一生或許也做不到先生的成就(可能一個世界500強都沒有),但我們以“謙誠”的心去“依教奉行”,實現我們人生的巨大價值——在利他行中利己,在發展事業中修煉自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