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直銷企業重視產品培訓而忽略心態培訓;其原因沒有體會“直銷是事業價值的感召”;而事業價值的感召前提就是“上線老師(人的感召),而“人的感召”最基礎的就是這個人的積極心態和做人的德行。所以在直銷中,在推直銷產品之前的第一個產品就是“上線老師自己”。這點做好后,下線人才會成為“事業跟隨者”,否則就容易出現“產品消費者”。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家人非常努力,下線人也很多,但是很多都是“產品消費者”而不是“事業跟隨者”,有的由于對上線老師“為人”的挑剔,成為“死線”。我認為直銷公司應定期掌握三個數據:事業跟隨者比率;產品消費者比率;死線比率。以此調整培訓系統的戰略。以此來決定企業的發展戰略。試想想,一個家人的大部分精力去搞懂所有的產品性能,是把精力沒有放在“點上(適合)”。如果這樣,就會成為“做推銷”,而不是“做直銷”。所以,如果直銷公司的培訓系統把超過51%的工作重心發在“產品培訓上”也會出現——精力不在“點上(適合)”。一個家人,對產品的“精度”掌握,一種即可,其他用課件演示,資料講解即可。大部分精力修煉自己的積極心態和做人德行以及對事業的認知度。這就是現實中為什么有的人產品講解非常好卻做不上營銷經理的原因。為什么有的營銷經理做的非常輕松的原因——“感召磁場不一樣”。
所以直銷企業培訓系統的總部應有兩個部門:心態培訓部和產品培訓部;
心態培訓部(企業文化培訓部,或者可取名為~~國學院,~~書院,職能為“中央黨校”):包括兩個部門:積極心態培訓部和德行培訓部;
關于培訓講師。衡量一個講師的能力有三點:內容,技巧和磁場。內容就是他的講課內容,技巧就是他的語言,聲音,肢體手勢,磁場就是他的吸引力。現實中,有的老師即使講產品性能也能講的具有吸引力。——衡量標準,以聽眾愛聽為前提,以聽眾的收獲為前提,以聽眾在下課時說“這么快就下課了”為前提。
所以一個好的培訓師的能力是有道和術組成:磁場,吸引力,能量就是道;內容,技巧就是術。道需要長期的修煉和先天的慧根;術相對要時間短些。所以,直銷企業好的培訓師衡量標準:道行為先,技術第二。擅長道的適合心態類培訓,擅長術的適合產品類培訓。之所以先講這些,是為組織架構的創新做鋪墊。
直銷公司應有總部培訓機構和分公司的分部培訓機構(市場大的以分公司為單位成立,市場小的以區域為單位成立)
總部的講師構成。重視心態培訓的講師(不好找);產品培訓講師次之,必須有,人數不用太多,其他可在家人中選拔;
總部可成立講師學院,培訓自己的心態講師和產品講師;
分部定期安排事業分享會(一種心態培訓的方法);產品培訓會。
各分部之間實現師資力量整合,優勢互補。
每年 總部的培訓安排。重心以心態類為主;產品類為輔。
產品類培訓先期以總部為主,分部為輔助;后期以分部為主,總部為輔(下面的講師已經成長起來了)。
課程安排頻率要及時,普及,服務隨時壯大的經銷商隊伍。(要科學的編排培訓課程表,必須有)
課程安排要有次第,整理一整套針對“新家人”“老家人”“高級精英”的課程體系。
公司重視講師的培養,包括在待遇上。
公司更要重視講師隊伍的企業文化導入,提高其忠誠度。
祝愿中國的直銷公司擁有自己強大的培訓系統,為自己偉大的直銷事業做好堅強的后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