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卓越執行模式創始人孫軍正
優化的前提是對現有流程的梳理整頓,做到標準化,因為標準化是高效組織的行為重要特征。流程的標準化和優化的基礎工作是企業發展戰略設置、組織結構設計、職能分解、崗位設置、崗位描述等,只有基礎工作完善后設置的運作流程才是通暢的、高效的。有效的運作流程應該包括了崗位責任、權限配置、信息傳遞通道、業務流程、決策機制等。
1、進行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在制度、流程合理的前提下,將涉及企業運作所有流程納入質量管理體系(ISO)統一管理,有利于流程的標準化,定期、不定期的第三方審核或內部審核,有利于適時了解流程的執行情況,發展流程的不適應性,實現流程的進一步優化。
2、完善溝通平臺。有調查表明,企業內存在的問題有70%是由于溝通不力造成的,而70%的問題也可以由溝通得到解決。企業應建立各種有效溝通平臺,例如定期召開工作協調會,加強企業各部門的溝通,有利于事務的有效解決。
3、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激勵是提高執行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把大家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決策執行起來也就不困難了。
4、建立科學的控制系統,科學地實行控制,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對關鍵的流程進行簡潔、實效、操作性強的控制,而不是對所有的程序進行控制。如果樣樣都去控制,就相當于沒有控制,因為這樣以來控制程序必定非常復雜,連控制者也是云里霧里了,哪還談何控制?
二是采用人性化控制方法。有些企業為了提高控制力,采用監視、偷聽等非人性化手段,搞得人人自危,使員工不得不被動執行,這必然會影響執行效率。因此,必須采用公平、公正、合理的控制系統,讓大家在心里能夠善意地接受,而不是下意識地抵制。
三是不定期地考核與檢查。不定期的考核與檢查能避免執行人員為應付定期考核和檢查而采取的投機行為,能確保執行的穩定性,防止執行的“虎頭蛇尾”。
四是引入“淘汰機制”。要加強企業執行力,合理的硬性淘汰制也是必要的。淘汰制不應單純局限于一般員工,一個企業要有活力,要有更高執行力,合理的適用面廣的淘汰機制的作用不可忽視。
合作代理:
由孫軍正老師主講的執行力系列課程,現誠尋各地合作與代理機構。聯系方式詳見孫軍正老師中華講師網博客中的“聯系方式”,將由孫老師專職助理對接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