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實戰執行力導師孫軍正
但迄今為止,絕大多數企業管理者對執行力的認識仍然停留在“下屬是否聽話”這一層面上。正是這種淺薄的執行力認識,導致企業執行力低下,甚至在營銷層造成普遍的陽奉陰違,軟抵硬抗等現象。事實上,執行力決不能簡單等同于下屬聽不聽話,也不只是下屬的責任,它涉及整個營銷組織上下各層,是一個系統工程。
建立執行力的前提
1、目標合理
大多數企業設定目標過于隨意,不夠慎重。他們要么隨意改動目標,季季調目標,月月改指標,結果下屬無所適從;要么把目標設定得偏高——很多管理者認為目標設定得高于心中的期望值,那么經過打折之后,實際完成就能達到心中的目標。
一個合理的指標分解下去,肯定會有超額完成的,也有完不成的,均衡一下,則總目標剛好完成。員工有獎有罰,就不至于所有人都把矛頭指向公司,造成整個團隊信心缺失。
2、標準明確
標準明確是教導下屬該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標準。沒有標準或標準模糊,下屬就無從下手,也缺乏必要的判斷和考核標準。
3、溝通充分
這就要求管理者對下屬正確表達執行意思,清晰的處理下屬的意思表達。有效的溝通,可以消除很多執行障礙。執行大事件前,培訓是很必要的,也是一次很好的溝通,如此才能實現信息互通,標準明確,責任清晰。
執行力的保障
而對管理者來說,最為核心的又是“計劃和控制”。良好的執行力,同樣也需要管理者“控制”,設定保障“執行力”的措施。
1、跟蹤檢查
設定了合理目標,制定了明確標準,并進行了充分溝通,執行者就一定能按照標準實現目標嗎?不一定。 人天生就是懶惰的,同時每個人的智商和情商都不同,在理解上或多或少都有偏差,即使理解沒有偏差,可興趣、動手能力不相同,也會導致實際的執行結果與目標有差異。因此,管理者跟蹤檢查并在檢查中糾正,就很有必要。一方面,跟蹤檢查可現場衡量結果與目標是否一致,并及時修正;另一方面,主管在跟蹤檢查中,現場指導業務員的溝通能力、動手能力,長期堅持,就一定能提高整個團隊的能力和水平。
2、整改落實
跟蹤檢查只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就必須整改落實。 很多人發現問題時滔滔不絕,可謂獨到,可真的去整改落實的卻少之又少。問題檢查出來,沒有整改落實,就等于“有問題,沒答案”,還是扯淡。
再者說歸說,沒有具體的整改措施、整改時間、整改責任人,結果也是一樣白扯。因此,整改落實,就必須要規定時間、規定責任人,達到規定的目標。
3、考核及時
要真正提高執行力,考核是關鍵之關鍵,而且要做到及時考核。
沒有考核,檢查出的問題整改與否沒有經濟約束,沒有約束的制度是無效的制度。因此,對檢查的問題必須考核,而且每次檢查都要考核。當然考核要適度。一般的問題,不痛沒有感覺,傷筋斷骨則又會適得其反,所以考核的度很重要。
考核要及時,一項工作考核不及時就缺乏考核的必要性,就起不到循序改進的作用。試想,年初發生的事情,到年底考核又有什么作用呢?事情已經過去這么久了,誰還能想象的起來?
合作代理:
由孫軍正老師主講的執行力系列課程,現誠尋各地合作與代理機構。聯系方式詳見孫軍正老師中華講師網博客中的“聯系方式”,將由孫老師專職助理對接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