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一個高效能的團隊,都必然擁有嚴明的紀律和一群非常遵守紀律的成員。
借口,是推卸責任,是自欺欺人的“鴕鳥”政策,其目的無非就是掩飾過失。在團隊中,尋找借口是不可原諒的,團隊的效率往往會因為一個人的借口而降低。
做任何事情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行軍打仗也是一樣,不但困難而且很危險。但是軍令是沒有商量余地的,軍令如山,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可能就因為給自己找了一個借口,貽誤了戰機,最終導致整個戰爭的成敗。
在工作中,聰明人不會把時間花費在尋找借口上。有了風險去化解,出了問題去解決,沒有風險積極去防范,沒有市場去開拓,總之,要想盡辦法去完成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工作任務去找借口。
仔細想想,借口對事情的改變又有什么用呢?沒有用,所以對待借口的態度應當是堅決的摒棄。與其找借口不如細想一想,下一步究竟該怎樣去做。反過來說,面對各種問題,如果將下一步的工作做好了,完美地去執行制度,認真地去防范化解風險,這樣一來,原來的種種借口也就不用找了。
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養成這種“不找借口”的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一些借口:上班晚了,會有“路上堵車”、“手表停了”的借口;生意賠了,有“對手太精明了”等借口。不在自己的身上去找原因,不去設法杜絕問題的再次發生。久而久之,我們就會養成一個習慣:不論做錯了什么事情,都有數不清的借口。
棄絕一切借口是現代職場人士忠于職守,做好工作,完善自我,邁向成功的必修之路。而尋找借口是缺乏責任心的表現,它會使你失去人們一直對你的期望和信任,不管是在生活或者工作之中,它會讓你陷入一個惡性循環,最終不堪重負,導致徹底的失敗。
所以,從今往后絕不要再說:
☆我本來不會遲到,但是天下雨,又堵車。
☆我沒有完成這些工作,是因為這段時間太忙,畢竟我是個人,不是機器。
☆我做不了,因為我從來沒接受過這方面的培訓,也沒有人引導我。
☆我們輸了,因為對方是大公司。
☆我沒做好,因為給我準備的時間太少了。
☆我沒有作好計劃,是因為我最近實在抽不出時間。
☆如果其他人能夠更配合我的話,我想我會做得好些。
☆生意不好,不是我不盡力,而是整個經濟形勢都很糟糕。
☆我還沒有設定目標,因為我不知道我是否準備好了。
☆我沒有給客戶打電話,是因為我把電話號碼給弄丟了。
☆我忽略了家庭,可是我是在為家庭而努力工作。
☆我做錯了,但是大家都這么做。
☆我沒法了解這么多事情,因為我的環境太閉塞了。
☆我知道我沒有處理好這件事,是我的下屬沒有及時與我溝通。
☆那個客戶太挑剔了,沒有人能滿足他。
……
對我們而言,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記住自己的責任和使命,無論在什么樣的工作崗位,都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不要用任何借口來為自己開脫或搪塞,完美的執行不需要任何借口。
為結果而工作,就是對結果負責,對結果負責就是沒有任何借口。
我們發現,在我們身邊很多人患有“否定病”。什么是“否定病”呢?
“否定病”患者的臨床表現是這樣的:在接到領導交代的任務時,他們的口頭禪是:“人手不足,我做不了”“資金不充裕,我沒法開展工作”“時間太緊迫了,我沒有精力做這件事”“我手頭掌握的資料不充分,所以力不從心”。看到了吧,從他們嘴中說出來的話全是否定句式。
這顯然不是從結果出發的思維方式,結果導向的人是這樣思考的:
★以現有的人手,我能做到的是……
★以現有的資金,我能做到的是……
★以現有的時間,我能做到的是……
★以現有的資料,我能做到的是……
所謂“人手不足”“資金不足”“時間緊迫”等等,共同的潛臺詞是“借口”!而以現有的條件獲得最好的結果才是真正的結果導向。
1960年春,我國石油戰線傳來喜訊——大慶發現大型油田!一場規模空前的石油大會戰在大慶展開。王進喜從西北的玉門油田率領1205鉆井隊趕來,加入了這場石油大會戰。一到大慶,呈現在王進喜面前的是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沒有公路,車輛不足,吃和住都成問題。但王進喜和他的同事們下定決心:有天大的困難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慶油田。鉆機到了,吊車不夠用,幾十噸的設備怎么從車上卸下來?王進喜說:“咱們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鉆機運到井場。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彼麄冇脻L杠加撬杠,靠雙手和肩膀,奮戰3天3夜,38米高、22噸重的井架迎著寒風矗立在荒原上。經過艱苦奮戰,僅用5天零4小時就鉆完了大慶油田的第一口生產井。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其實當一個人擁有為結果而戰的精神時,任何競爭對手見了都會害怕,還有什么辦法想不到呢?還有什么潛力發揮不出來呢?還有什么結果不能實現呢?
路是人走出來的,條件是人創造出來的,如果人人都像王進喜那樣為結果而戰,像董存瑞那樣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舍身炸碉堡,中國的企業必將屹立于世界東方。為結果而戰,就是要對結果100%負責,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沒有結果就創造結果。
在尋找借口的時候,你或許能暫時得到一些自我安慰,但一時的借口,卻不能解決你所面臨的問題,最后你也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