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略)
二、公司概況
(略)
三、職業道德與行為守則
(略)
四、行政與人事管理制度
(略)
五、服裝設計開發控制辦法
(一)設計開發策劃
設計部根據業務部下發的《服裝效果圖申請表》,編制《設計開發計劃書》,經設計部負責人審核、總經理或其授權人批準后實施。
(二)設計開發輸入
根據《設計開發計劃書》的分工,由各階段負責人開始收集或整理有關資料,如收集相關的產品技術標準、相關的法律法規等,設計師負責整理匯總形成《設計開發輸入一覽表》,經設計部負責人確認輸入的內容是否清晰、完整,嚴禁存在模糊的內容。
(三)設計開發輸出
1.根據《設計開發計劃書》劃分的階段以及《設計開發輸入一覽表》,將各階段的輸出結果由各階段負責人進行匯總整理,形成《設計開發輸出一覽表》,經設計部負責人確認后歸檔保存。
2.設計師根據《服裝效果圖申請表》的要求制作圖紙,編制物料清單,提供采購的輸入信息。
(四)設計開發評審
1.根據《設計開發計劃書》的階段劃分,對設計開發的輸出結果(效果圖)經階段負責人審核后,由設計部負責人批準,必要時由設計部負責人組織相關職能部門或外聘專家進行會議討論,評審是否滿足該階段設計輸入的要求,評審的參與者必須包括該階段的設計開發負責人或其成員。
2.評審的方式可以采取開會討論形式,也可以采取相關人員審核傳閱等方式,確保設計開發輸出滿足開發設計輸入的要求。
3.對于評審所發現的問題或意見,由該階段的設計參與人員負責記錄整理,形成《設計開發評審記錄》,經設計部負責人確認后執行評審意見。
(五)設計開發驗證
1.根據《設計開發計劃書》的階段劃分,針對設計開發評審結果由設計部負責人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如業務部、技術部)一起驗證,驗證結果由設計部負責人負責整理,形成設計開發驗證記錄。
2.對于制作的圖紙在必要時也可以委托客戶驗證,業務部負責跟蹤驗證結果并及時反饋給設計部,客戶驗證結果后直接在圖紙上簽名或加蓋公章表示認可。
(六)設計開發確認
1.對于通過設計開發驗證確認的圖紙,由設計部負責將“工藝單”送至廠部制作紙板和樣衣(必要時),若需要采購相應的材料可執行《采購控制程序》和“物料清單”的有關規定。
2.廠部板房根據設計部的要求進行打板,制作產前板,經板房負責人批準后作為制作樣衣的技術依據。
3.廠部生產車間根據產前板及設計部的技術要求制作樣衣,經廠部品管檢驗合格后,轉交業務部交給客戶確認,客戶應在樣衣上簽名或加蓋公章表示認可通過,檢驗不合格的樣衣應依據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4.樣衣確認通過后,廠部要根據“工藝單”進行生產。
(七)設計開發更改
1.對于設計開發評審、驗證、確認所引起的設計開發的更改,由當時評審記錄人進行整理,形成修改記錄,經設計部負責人審核、設計部負責人批準,下發給相應的階段負責人進行更改。
2.對于更改后的結果重新依據上述規定進行評審、驗證和確認。
六、裁剪工序質量管理辦法
(一)總體要求
投產前,裁剪工應嚴格執行“五核對”、“八不裁”要求,嚴格按照技術操作規程,把好裁片質量關。
(二)“五核對”
1.核對合同編號、款式、規格、批號、數量、型號和工藝單。
2.核對原輔料等級、花型、倒順、正反、門幅和數量。
3.核對樣板數量是否齊全。
4.核對原、輔料定額和排料圖是否齊全。
5.核對輔料層數和要求是否符合技術文件(標準)。
(三)“八不裁”
1.輔料沒有試驗縮率的不裁。
2.原、輔料等級檔次不符合的不裁。
3.原料緯斜超規定的不裁。
4.樣板規格不準確或組合部位不合理的不裁。
5.色差、疵點、污、殘超過規定的不裁。
6.樣板不齊的不裁。
7.定額不明確、門幅不符或超定額的不裁。
8.技術要求和工藝規定沒有交代清楚的不裁。
(四)嚴格執行八項技術操作規程
1.嚴格執行順毛、順色、順光作為正面的規定。
2.嚴格執行拼接規定。
3.嚴格執行互借范圍規定。
4.嚴格執行色差、疵點范圍規定。
5.嚴格按工藝規定執行對條、對格規定。
6.嚴格執行輔料、排料、節料、開刀、定位和編號的技術規定。
7.嚴格執行電刀、電剪等工具設備的安全操作規定。
8.嚴格執行文明生產規定。
七、縫紉工序質量管理辦法
縫紉工要嚴格執行以下技術操作規定。
1.嚴格執行各部位推、歸、拔、定型和熨燙的技術規定。
2.嚴格執行各部位縫頭大小的規定。
3.嚴格執行明針碼、暗針碼的規定。
4.嚴格執行有關部位的對稱和互差規定。
5.嚴格執行對條、對格的規定。
6.嚴格掌握各部位色差、疵點的安放規定。
7.嚴格執行有關繡花、鑲嵌、強補的規定。
8.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9.嚴格執行文明生產規定。
八、不合格品控制辦法
1.不合格品的來源
(1)產品監視和測量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品。
(2)生產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品。
(3)客戶日常投訴發現的不合格品。
2.不合格品的分類
(1)嚴重不合格品,指產品的不合格項為產品質量特性中的重要特性(如缺袖、缺領),即不合格項影響到產品的使用功能。
(2)一般不合格品,指除上述嚴重的不合格品以外的不合格品,即不合格項不影響產品的使用功能。
3.不合格品的處置
(1)一般不合格品
①對于在原輔材料監視和測量過程中發現的一般不合格品,由廠部品管員負責填寫《不合格品處理單》,描述不合格品的事實,并提出處理意見,交由責任部門處理。
②對于生產過程中廠部生產車間發現的一般不合格品,由廠部生產車間自行返工處理。
③對于生產過程中廠部生產車間發現的一般不合格原材料,由發現人依據《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規定標識“不合格”,通知生產車間主管確認,填寫《不合格品處理單》的“不合格品事實”一欄,經廠部品管員確認屬實并提出處理意見后,轉由責任部門處理。
④對于廠部物資貯存過程中發現的一般不合格品,由倉庫管理員依據《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規定標識“不合格”,并填寫《不合格品處理單》,通知廠部品管員確認,屬實后由廠部品管提出處理意見,確定責任部門后由責任部門處理。
⑤對于成衣監視和測量過程中發現的一般不合格品,由技術部填寫《不合格品處理單》并提出處理意見,返還廠部進行處理。
(2)嚴重的不合格品
①對于廠部發現的嚴重不合格品由發現部門通知廠部品管員確認,屬實后由廠部品管員負責填寫《不合格品處理單》確定責任部門,提出處理意見交由責任部門處理。相應責任部門進行原因分析,采取糾正措施并實施改進,廠部品管員負責跟蹤和處理結果。
②對于技術部發現的嚴重不合格品,技術部填寫《修改通知單》及《修改內容單》提出處理意見轉交廠部處理,同時填寫《糾正/預防措施處理單》描述不合格品事實,交由廠部分析原因并采取改進措施,技術部負責跟蹤處理結果。
4.對于不合格成品采取讓步接受或放行時,必須經技術部確認后方可執行,必要時還要經過客戶認可。
5.對于不合格原輔材料采取讓步接受時,需由廠部品管員批準后方可執行。
6.上述所有不合格品返工后必須經各自管轄歸口的廠部品管員或技術部依據《產品的監視和測量程序》進行再次檢驗合格后方可放行。
九、機器設備管理辦法
1.凡屬廠內所有的一切機電動力設備,都要實行驗收、編號、使用、調發、移裝、封存、報廢和技術資料建立檔案,統一管理。
2.嚴格執行設備的三級保養制度和操作規程,確保設備能夠正確使用,保持設備的良好技術狀態。
3.生產用的貴重及關鍵設備,要實行定人定機,專管專用;公用設備由專人負責。
4.各車間、班組使用設備的調配,由車間主任和班組長負責,保證“三好”(使用好、管理好、維修好);車間與車間之間設備的調配,必須有設備科統一安排。
5.做好廠內設備的建賬、建卡、統一編號工作,建立健全設備技術檔案資料。
6.對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做好設備日常維修工作,加強設備管理工作,提高設備完好率。
十、生產車間衛生管理辦法
1.根據辦公室劃分的衛生責任區指明責任人,標明責任人及主管的姓名。
2.生產車間、倉庫等地方嚴禁喝茶水、吸煙、動用明火,以免弄濕布料和引起火災。
3.保持地面、墻面清潔
(1)各車間應及時清理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邊角廢料。
(2)各車間的地面上不得隨意堆放雜物。
(3)各車間應根據具體情況定期清洗地面,保持地面清潔光亮。
(4)不得在墻面上涂畫,墻壁上不許懸掛除公司標語、看板物之外的任何裝飾物。
(5)及時清潔臺案下的垃圾箱。
4.保持機械設備整潔干凈。
(1)機械設備是指直接用于生產的縫制、裁剪設備及電腦、工作臺、車間內部使用的運輸工具及燈具。
(2)應經常清潔、擦拭所有的機械設備,保證設備表面干凈無塵、無油污。
(3)操作臺上的工具(如紙張、尺子、樣板、登記表、面輔料及在制品)要做到排放整齊、有序。
(4)所有機械設備上不允許懸掛、張貼各種物品、紙張。
(5)機械設備經常保養,及時更換壞、舊燈具。
(6)用過的廢舊有毒物品要按規定分類放置,定期回收。
5.保持良好的工作氛圍。
(1)工作期間,所有員工必須穿著指定的工作服,并保證工作服的干凈整潔。
(2)車間內任何位置(如機械設備旁、臺案旁、窗臺旁等)不許放置與工作無關的物品。
(3)經常擦拭門、窗、窗臺,保持窗戶明亮,窗臺干凈無塵、無污漬。
(4)保持車間地面清潔無塵,物品堆放有序。
(5)不得隨意放置運輸工具和掛衣用的車輛,不能影響消防通道的暢通和消防器材的使用。
十一、安全生產管理辦法
1.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教育制度。所有新進工人都要接受三級(廠級、車間級、班組級)安全教育,經各級考核合格后,獲得安全教育合格證后,方能上崗。若發現有未受教育就上崗的,每發現一人,相關管理人員罰款200元。
2.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檢查制度,以便及時了解和掌握各個時期的安全生產狀況,及時發現事故隱患,及時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
3.對于車間或工廠內存在危及員工安全衛生和健康的隱患及不安全因素,需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處罰有關管理人員500元,并責令其限期開展整改工作。
4.車間內外各個地方應保持清潔,生產垃圾應收集于垃圾車內,并定期清理,否則,對相關管理人員和責任人各罰款50元。
5.所有電器設備必須有保護裝置和明顯的警告標志,否則,對相關管理人員和責任人各罰款50元。
6.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廢料的堆放,應不妨礙通行和裝卸時的便利、安全,不妨礙消防器材的取用,否則,每發現一次對相關管理人員和責任人各罰款50元。
7.發生工藝、設備等事故時:
(1)直接經濟損失在1 000元以下的,相關管理人員和責任人按實際損失的30%罰款;
(2)直接經濟損失在1 000~5 000元之間的,相關管理人員和責任人按實際損失的50%罰款,并給予一定的行政處分;
(3)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 000元的,除對相關管理人員和責任人按實際損失的80%罰款外,還要追究責任人和相關管理人員的刑事責任。
8.發生重大工傷或死亡事故,未采取有效措施或在一年內重復發生同類事故,則直接追究相關管理人員的責任,從重處罰,直到除名。
9.發生人身、生產、設備事故隱瞞不報或謊報的,從重處罰,直至除名。
10.公司機動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無論大小,必須于24小時內上報;若發現有不上報、謊報的,每發現一次,罰相關責任人50元,發生重大事故的,加倍處罰。
11.發生傷亡事故時,要做到“三不放過”——找不出原因不放過、事故本人和同事不受教育不放過、未制定防范措施不放過。發生傷亡事故時,要及時對事故進行處理。否則,一經發現,則對相關管理人員和責任人各罰款50元。
十二、門衛人員工作規范
1.遵守公司各項規章制度,按時上崗接班,對管轄區域的安全負主要責任,必須樹立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在崗上不睡覺、不吸煙,不擅離崗位,不做與執勤無關的事情。
2.門衛人員執勤時要認真負責,發現異常情況要果斷處理,消除隱患,并向領導匯報,對未經批準進入管轄區域的任何人有權詢問,并拒絕其進入管轄區域。
3.門衛人員要提高警惕,敢于同壞人壞事做斗爭,保護公司財產。
4.禮貌待人,語言文明。盡量避免與其他人員發生爭執,問題難以解決時要及時上報領導進行處理。
5.文明執勤,門衛人員必須明確任務職責,嚴格控制出入人員,詳細詢問外來人員,做好登記。
6.外部人員來公司聯系工作時需執工作證、介紹信或有關證件,辦理登記手續,出門時主動交回會見人的簽字登記單。
7.門衛人員要對出入人員攜帶的物品和駕駛的車輛進行檢查,對出門手續不完備者有權查明情況,暫扣物品,并及時向領導報告;發現違紀人員應立即制止,對于情節嚴重和不聽勸阻者可將情況記錄,及時通報公司領導。
8.門衛人員上崗期間要認真負責,注意崗位形象,見到領導要熱情禮貌。夜間要對重要部位嚴格細致的檢查,對發現或發生的事情都要寫在記錄本上,確保萬無一失。
9.嚴禁將易燃易爆的危險品帶入公司,特殊情況必須經領導審批。
10.熟悉地形地貌和消防設施的分布及使用常識,遇到火災及其他事故時,及時報告領導并采取應急措施及保護現場。
11.每天早上6:00點起床(分三班),7:00正式上班,晚12:00把門鎖上。
十三、生效、修訂與解釋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