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孔子
關(guān)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莊子
道家者流,蓋出史官。歷記成敗禍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執(zhí)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王南面之術(shù)也。——班固
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shù)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司馬談
老子之書,其幾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王弼
天下大定,亦賴無為之功,宜有改張,闡茲玄化。——唐太宗
其要在乎理身、理國。理國則絕矜尚華薄,以無為不言為教。理身則少私寡欲,以虛心實腹為務。——唐玄宗
伯陽五千言,讀之甚有益,治身治國,并在其中。——宋太宗
老子道德經(jīng)》治世之要。——宋真宗
道無乎不在,在儒以治世,在士以修身,未始有異,殊途同歸。——宋徽宗
老子為書,其言雖若虛無,而于治人之術(shù)至矣。——歐陽修
言至道無如五千文。——蘇轍
朕雖菲材,惟知斯經(jīng)乃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明太祖
老子道貫天人,德超品匯,著書五千余言,明清靜無為之旨。然其切于身心,明于倫物,世固鮮能知之也。——清世祖
中國人承認的基本原則是理性——叫做“道”;道為天地之本、萬物之源。中國人把認識道的各種形式看做是最高的學術(shù)……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jīng)》,最受世人崇仰。——黑格爾
老子之書,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魏源
在一定的條件下,壞的東西可以引出好的結(jié)果,好的東西也可以引出壞的結(jié)果。老子在兩千多年以前就說過:“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毛澤東
老子的雋語,像粉碎的寶石,不需裝飾便可自閃光耀。——林語堂
中國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就是道。——金岳霖
中國人性格中有許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來源于道家思想。中國如果沒有道家思想,就會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經(jīng)爛掉了的大樹。這些樹根今天仍然生機勃勃。——李約瑟
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經(jīng)預見到了今天人類文明的狀況,甚至已經(jīng)預見到了未來人類文明所將達到的狀況。——湯川秀樹
在偉大的諸傳統(tǒng)中,據(jù)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是最完美的生態(tài)智慧。——卡普拉
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尼采
余謂老子譬之大醫(yī),醫(yī)方眾品并列,指事施用,都可療病。五千言所包亦廣矣,得其一術(shù),即可以君人南面矣。——章太炎
在人類生存的任何地方,道家都是最早的一種哲學,它推斷人類在獲得文明的同時,已經(jīng)打亂了自己與‘終極實在’精神的和諧相處,從而損害了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人類應該按照‘終極實在’的精神生活、行為和存在。——湯因比
現(xiàn)代經(jīng)濟自由市場的原理就是源自《老子》的無為而治。——克拉克
當人類隔閡泯除,四海成為一家時,《道德經(jīng)》將是一本家傳戶誦的書。——蒲克明
或許除了《道德經(jīng)》外,我們要將焚毀所有的書籍,而在《道德經(jīng)》中尋得智慧的搞要。——威爾杜蘭
假如老子的確是《道德經(jīng)》的作者,那么他的影響確實很大。這本書雖然不到六千字,卻包含著許多精神食糧。在西方,《道德經(jīng)》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邁克爾·哈特
《老子》的意義永無窮盡,通常也是不可思議的。它是一本有價值的關(guān)于人類行為的教科書。這本書道出了一切。——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翰·高
整個中國歷史上只有兩個朝代,即漢代與唐代奉行道的哲學。這兩個帝國是當時全部地球文明中最健康、最幸運、最先進的國度。監(jiān)獄是空的,遺落在街道上的貴重東西沒有人撿,所有國民充滿自信。這是因為這兩個朝代的政府達到了禮制與正義政府的水準。歷史學家把這兩個朝代稱為中國的黃金時代。——張緒通
《老子》有一種魅力,它給在世俗世界壓迫下疲憊的人們以一種神奇的力量。——盧川芳郎
我的良好精神狀態(tài)歸功于閱讀孔子,而主要是《老子》——托爾斯泰
無為和有為的關(guān)系,不光對企業(yè),對所有部門都一樣,其實是非常關(guān)鍵的。所謂無為,就是企業(yè)的價值觀,它是無形的,但非常重要。如果把企業(yè)當成一個人的話,它就是一個人的靈魂;如果把企業(yè)比作一艘船的話,它就是羅盤。在這個無形價值觀的指導下,可以產(chǎn)生有形的成果,也就是老子所說的‘為無為則無不治’。如果能做到‘無為’,則沒有什么是做不到的,有形的東西生于無形的東西。——張瑞敏
我讀的最多的書是老莊。管理10萬人以下的網(wǎng)絡社區(qū)可以用儒家思想,管理10萬人以上的網(wǎng)絡社區(qū)則要用道家思想。——盛大網(wǎng)絡董事長 陳天橋
對我影響最大的有三本書:一是孔子的《論語》,二是老子的《道德經(jīng)》,三是孫子的《孫子兵法》。當今企業(yè)家第一素質(zhì),就是哲學素質(zhì)。——海爾集團 董事局主席 張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