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很不喜歡你眼下的工作,你從工作中得不到絲毫的樂趣,也毫無創造性可言。“簡直煩透了!”你覺得百無聊賴。如果你只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從事你最喜歡的工作,你依然無法持久地保持對工作的熱情,而如果在擬定合同時,你想的是一個幾百萬的訂單;搜集資料、撰寫標書時你想到的是招標會上的奪冠,你還會認為自己的工作百無聊賴枯燥無味嗎?
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人生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你的工作,就是你的生命的投影。它的美與丑、可愛與可憎,全操縱于你之手。一個天性樂觀,對工作充滿熱忱的人,無論他眼下是在洗馬桶、挖土方,或者是在經營著一家大公司,都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一項神圣的天職,并懷著深切的興趣。那么如何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呢?
領導力其實是分三個層面,首先是領導自己,其次是領導他人,還有就是領導組織。那么什么是“領導”呢?這兩個字拆開來說,“領”代表著引領和拉動,要用力完成,要用很多管理的技巧,領著一群人能夠實現一個目標。“導”就是說尤其當這個目標是比較高遠的,比較虛的,不太容易看到的,前面那個地方是大家沒有去過的一個地方,這個時候需要做一些激發、推動和導向工作的溝通,這是需要用心完成的,包括你影響的也是員工的心,所以我把這個領導簡單的做這樣一個分解。
“指揮家從來自己都不演奏任何樂器,但指揮家用他的影響力使所有的樂師更加出色。”本杰明·贊德(Benjiamin Zander)是波士頓愛樂樂團三十多年來的常任指揮,曾經是英國作曲家布里頓的學生。他四次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邀請作為主講嘉賓,分享他關于指揮如何打造卓越的交響樂團的管理經驗。
他把一個樂隊比喻為一個完整的商業組織。弦樂、木管、銅管和打擊樂聲部就像是組織中的職能部門,而每個聲部的首席就像是部門的經理。指揮是樂團的總監,把樂譜當作樂隊的工作計劃來執行。整個管弦樂隊努力為聽眾帶來完美的音樂享受。指揮是樂隊的靈魂,不同指揮的領導風格,會帶來完全不一樣的音樂表現。人們常說,“沒有糟糕的樂團,只有糟糕的指揮。”領導力何嘗不是呢?
但領袖并非天生,而領導力是可以培養的。沒有人天生就是偉大的領導者——成功的企業家也都是通過學習,經年累月的經驗累積才發展出領導者的永恒特質。你無需具備世界級領導人的性格或機會,但你可以從他們的先見之明中悟出新的契機,從他們的成功經驗的學習中實現理想的謀略與勇氣,效法他們成就非凡的領導特質。
領導力的培育成為了其盡情展示個人魅力的舞臺,而全然沒有了周邊“伴舞者”的身影。“個體領導力”的培育被發揮到了極致,而完全掩蓋了對“組織領導力”的培育。而組織領導力的培育卻才是企業獲取核心競爭力,保證可持續發展的真正源泉和動力,從這個角度看,領導力培訓絕不僅僅是“領導者的游戲”。
領導力培訓不僅僅是“領導者的游戲”,還體現在,這是一種大眾化的需求。通常認為領導力或管理技能的培養主要是針對高層領導的,實際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企業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領導人的意識。原因是,企業需要員工有一種責任感、可靠感,向著目標努力,有良好的表現,這些都是領導力的特征。領導力是每個人做好每一件事情的核心,存在于各個層次和領域。領導力培訓的走紅在意料之中,并且還將風靡培訓市場很長一段時間。
1、信念力
一個沒有堅定信任的人,是不可能成為偉大企業家的,因為到達勝利的目標或者終點的路上,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的。因為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有可能會碰上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或者阻礙,這時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是很難戰勝困難,勇往直前的。
2、規劃力
作為團隊的企業家,你得有能力結合組織所處行業與發展階段向團隊描繪未來的愿景,你得有能力規劃出吸引人的未來,你得有能力清晰地指出整個團隊未來能達成什么目標,有能力夠激起員工參與的熱情,讓成員與組織的雙贏成為可能,成員才會努力工作。
3、目標力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說:“領導就是要讓他的人們,從他們現在的地方,帶領他們去還沒有去過的地方。”譚老師認為,卓越領導力必須要有效認清現在,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并且帶領團隊有效達到目標,這是領導力三個核心因素的真實寫照,缺一不可。
4、影響力
一個偉大的企業家,必須具備強大影響力,否則還難成為偉大的企業家,因為要改革、要推進新的管理措施,必然會引來強大的阻力或者是不和諧的聲音,這時,企業家如果缺乏對他人的影響能力,必將使改革受阻,或者是良好的管理措施不能得到有效的貫徹和實施。
5、人際力
作為領導者的你,是否經常思考這樣的問題:自己該與什么樣的人交往,并與其發展什么樣的關系?如何進一步處理好、利用好這種關系?譚老師表示,企業家要愿意投資在建立與保持人際關系上,有能力讓團隊成員信服,帶得動工作團隊,而且需要的時候,找得到人幫忙。
6、包容力
對我們自己而言,有時候舌頭和牙齒也會“打架”。更何況是企業的人,身為企業的企業家,有時候也會被下屬、客戶、供應商,甚至社區等誤會。作為企業的企業家,是繼續沖撞對抗,還是停下來找出口?企業家得有包容能力。正所謂宰相肚中能撐船!否則,企業就很難運作下去了!
7、溝通力
對管理人員來說,想要在自己的公司里躋身領導之位,領導溝通是首先必須掌握的技能。譚老師表示,溝通是一種自我推銷能力,是一種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作為一個偉大企業家,須具備卓越的溝通能力,因為只有溝通才能消除隔閡,消除不理解,最終達成默契,最終在執行的過程中,大家步調一致、統一行動。
我相信這七種領導力可以幫助領導提升自身潛質,幫助企業提升21世紀的企業文化。要想成為一名符合21世紀產業發展要求的管理者,要想具備一名卓越管理者應有的基本素質,我們就必須在宏觀決策、管理行為、個人品質等不同層面認真學習、體會并實踐21世紀的領導力。作為企業家,必須努力學習,不斷地吸取新知識,增長才干和能力,從而具備多謀善斷的決策才能、知人善任的組織才能、運籌帷幄的指揮能力、順應時代的創新能力以及必要的應變能力等。只有這樣,才能為下級所佩服、所信賴,下級才會相信其指揮的正確性,自覺地服從其領導。
總之,領導力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它不僅僅包含了各種具體的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也囊括了前瞻與規劃、溝通與協調、真誠與均衡等更諸多要素。當然,文中的建議不見得適合在任何一個企業中一成不變的執行。在有些企業(例如外企、創新企業)可以更加放權、平等。但是在其他企業(例如國企、傳統企業)只能適度地做。但是,我衷心相信在本文中提到的九種領導力訓練模型無論在任何企業,都應該能適當地提升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