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歷史上發展速度最快的網站;
日均超過一億次視頻瀏覽次數;
日均65000個新上傳視頻;
每月超過1300萬獨立瀏覽者。每個用戶平均在YouTube上駐足30分鐘并且上傳者自己也都是熟客;
互聯網上58%的視頻觀看都是通過YouTube進行;
消耗了美國互聯網總體帶寬的20%到30%;
廣泛的用戶分布,當然最大的使用人群是18歲到35歲。
其實在線視頻在YouTube成為知名網站之前就早已存在。但糟糕的用戶體驗使在線視頻傳播始終缺乏有效突破,主要的問題表現在:
一、缺乏可行的存儲平臺。視頻文件對于E-mail傳輸來說太大了。另一個替代方法是把視頻文件上傳到一般的文件分享站點去。這種方法也有種種限制,要不就是運營商提供的上傳文件大小有限制。
二、平庸的觀看體驗。觀眾通常需要等待整個視頻下載完成后才能開始觀看。下載視頻只是問題的一半,用戶還需要安裝適合的視頻播放器,這些播放器的免費版本經常和“間諜軟件(流氓軟件)”一樣工作。就算是使用了正確的播放器和 “編碼”(如果你不了解這是什么),你也很可能看不了你費了好半天的勁才下下來的視頻。
三、支離破碎的瀏覽體驗。假設用戶設法下載并且看完了一個視頻,他的用戶體驗并沒有得到足夠的滿足。如BitTorrent所帶來的視頻分享在內容上是獨立的,也就是說,沒有任何東西將視頻片段和與其相關的內容連接起來,顯然,視頻之間缺乏組織和管理。并且, 反饋和評分方式也極為有限。
而YouTube最可取的地方就是使用一些已經存在的方法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些問題。盡管這些方法看起來有些笨拙,他們為了設計出最佳的工作方案在工程上想了很多創新的點子。視頻提供者在YouTube上可以毫不費力地上傳視頻。他們可以用關鍵詞搜索視頻。在消費段,在web頁面嵌入幾乎可以即時播放視頻的播放器。用戶可以使用關鍵詞搜索視頻,使用郵件鏈接分享視頻,同時還能為視頻評分和添加評論。這樣做的結果是,流行的視頻以有機的方式被頂到最前沿,并被更多人看到。同時YouTube通過widget營銷方式使得用戶實現病毒式的增長YouTube允許用戶很輕松地在任何網頁上和博客中嵌入他們的視頻。這使得他們在社會網絡社區,特別是Myspace中獨樹一幟。在widget中的內嵌鏈接同時也幫助YouTube從搜索引擎得到更多的流量。
隨著以上問題的解決, YouTube迅速上位,摸索并創新了Web2.0時代的商業模式。Google收購YouTube看起來更像是直覺,但其實Google最看中的,是YouTube的巨大用戶群結合他自己的用戶可以給予Google恐怖的市場能量和影響消費者行為的能力。
而對紅杉而言,這次的投資是教科書般的巨大成功。紅杉在初期為YouTube估值1500萬美金并投資350萬美金,在第二輪投資中追加800萬美金投資。外界估計紅杉擁有約30%的YouTube股份,現在價值起碼在4億9500萬。這代表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這筆投資帶來了高達43倍的投資回報。當然陳士駿則憑YouTube名利雙收,在美國《Business2.0》公布全球五十大企業影響力人士排行榜,陳士駿排名第28位。讓人不得不感嘆商業模式的魅力如此之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