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蘋果公司歷史上又一個傳奇性的鬼才創意產品──ipod面世了,這個傳奇性藝術設計精品的誕生,真正實現了蘋果巨人的復活,并使得蘋果時代的又一次來臨。Ipod是一種大容量MP3播放器容量高達10~160GB,可存放2500~10000首MP3歌曲,它有完善的管理程序和創新的操作方式,外觀也獨具創意,是蘋果少數能橫跨PC和Mac平臺的硬件產品之一,除了MP3播放,iPod還可以作為高速移動硬盤使用,可以顯示聯系人、日歷和任務,以及閱讀純文本電子書和聆聽有聲電子書以及播客,是蘋果歷中最具革命性創新的產品。定價不菲的ipod在上市后的兩年時間內,銷量就突破了1000萬臺。到了2005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微軟高層透露,微軟總部內80%的員工都在用iPod。為此,與喬布斯亦敵亦友的比爾·蓋茨也不得不出面表態,稱自己并非iPod用戶,但比爾·蓋茨不得不承認, iPod是個了不起的成功。其傳奇性的神話并沒有結束,2007年4月9日宣布,蘋果電腦公司對外宣布:便攜音樂播放器iPod系列產品的累計銷量已突破1億部。自2001年11月上市以來,只用了5年零5個月便突破了1億臺大關,這在音樂播放器行業是有史以來最快的一次。
喬布斯無疑是這個創新時代的領袖級人物,他的每一個舉動,每一個產品,都在刷新者行業秩序,重建行業格局。蘋果公司也在他的帶領下從低谷走向輝煌。喬布斯高瞻遠矚地提出:“情感的經濟”將取代“理性的經濟”,基于硅芯片上的技術運算制勝時代已經過去,取而代之的是“與消費者產生情感共鳴”和“制造讓顧客難忘的體驗”。
兩年后,蘋果又推出極具創新力的iTunes。iTunes的出現使蘋果進入了音樂渠道市場,提供包含20萬首來自各藝術家及唱片公司的音樂服務。用戶可根據歌曲名稱、演唱者、專輯名及類型搜索,免費瀏覽所有音樂,所有音樂都可以免費試聽30秒。用戶無需購買整張唱片,對每首歌用戶只要付0.99美元就可以購買下載,不附加其他費用,用戶還可以在他們的計算機上個性化組織他們所購買的音樂。此外,蘋果公司還引入數字版權管理系統,以確保音樂最多能被復制到3臺蘋果計算機,刻錄到10 張CD,可以無限次下載到蘋果便攜的媒體播發器iPod。據報告,iTune僅在美國就已賣出超過10億首音樂,在歐洲推出半年內就銷售了5 000萬首,在日本推出4天就銷售超過100萬首而且從此可以通過賣音樂控制娛樂產品銷售和發行渠通,掌握了移動互聯時代的數字音樂產業的制高點。這對黃金搭檔迅速成就了蘋果在娛樂服務領域的超凡地位。短短3年,iPod+i Tunes組合為蘋果公司創收近100億美元。幾乎占到公司總收入的一半。到2007年初,蘋果ipod已經銷售1億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