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上海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理財周刊》、中國產業升級網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國際科創園區(上海)博覽會,將于2018年11月6日~9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2018年11月7日下午,第二屆國際科創園區(上海)博覽會上進入到了第二天。由上海市楊浦區科委、美國大學聯盟中心聯合主辦的“國際科技創新和未來城市發展論壇”如期舉行。論壇聚焦國際科技前沿發展動態,并為未來城市發展方向提供建設性意見。此次論壇由美國大學聯盟ACL中國中心總干事江冰主持
加中科技聯盟共同主席湯友志博士分享了加拿大在環保公眾教育、科技創新、生態文明和社區建設方面的一些經驗。他認為,環境教育為學習者提供對環境的認知和有關知識,特別是明白人與自然的關系,并促進學習者得以掌握相應的技巧、態度和動機,在作明智決定和采取行動時,充分考慮環境因素。“應該聚焦于兒童和青年的環境教育是尤其重要的策略,因為這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而孩子們還可以大大地影響他們父母的環境行為。”他說。
醫療行業的發展成為論壇關注的焦點方向。AIM俐鉅創新研究院總經理兼首席創新官詹長霖博士表示,智慧城市的組成不但包括建筑、交通、運輸,當然也包括智慧醫療。從全球來看,醫療市場規模巨大,截止2017年已經達到8.6億美元,這使得智慧醫療行業的發展具有堅實的基礎。包括比爾·蓋茨、巴菲特等都已經進駐智慧醫療行業,預計這個細分市場在未來5年內的市場規模將迅速增長至4700億美元。
詹長霖博士認為,楊浦區在發展智慧醫療方面具有很好的條件。作為“三區一基地”即國家創新型城區、上海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更高品質國際大都市中心城區,以及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等,為發展智慧醫療提供了很好的環境。
而無線醫療也可以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方向。數據顯示,近年來全球無線醫療市場規模也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在2016年末已經達到475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會達到3154億美元。而與此同時,無線醫療方式,能夠改變當前醫療模式,從發現病情能夠治療,到早發現早治療,最終實現能預防少治療,因此有理由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一個新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