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視覺文化產業的“遠見~以變應變~創新”
視覺文化產業在現代文化傳播中扮演重要角色!作為舉足輕重的文化產業之一,擔負著重要使命和責任!如何抓住觀眾的口味,傳播正能量,打造經典,避免畸形發展、無意義發展?是視覺文化企業要主動問自己的問題,也是相關文化部門把好市場準入的關的重要依據!
中國視覺文化產業發展數十年來,在看似一路高歌猛進的背后,除最初的陰極則陽后,卻是始終未能再有多大進步,甚至在滑坡!或有人皺眉,視覺文化產業的突飛猛進有所共睹,怎的就沒進步,甚至滑坡?筆者這里就將視覺文化產業拆開分析看,視覺文化產業發展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技術發展、二是文化核心進步。其中技術是不斷提高的,但文化核心卻未見提高,甚而大有不如!視覺文化產業的發展,主干是文化核心,技術是枝葉,誰是根本?不言自喻!由此說,筆者認為中國視覺文化產業的發展自最初的陰極則陽后,未有多大進步,甚而滑坡!
鮮明的例證是以西游記等為代表的視覺文化作品。西游記被翻拍過許多遍,但至今仍被奉為經典的仍是老版,在多次翻拍的過程中,技術的進步是明顯且巨大的,但之所以結果如此,可見是觀眾對文化核心與視覺技術間取舍前者是遠大于后者的!當然,作為已經被創作出來的文學作品,在改編為劇本時差異尚不明顯,同比之下,或有其他諸多因素摻雜其中,并因以質疑筆者的觀點。但無妨,再看環比下,仍以西游記為例,老版西游記論起視覺技術遠不如后來的諸多其他作品,但論起生命力,經久不衰的,仍然被津津樂道的,卻鮮有相提并論者!世界上流傳廣泛,喜聞樂見的視覺文化作品中很多都是數十年前的作品,如貓和老鼠、海綿寶寶等。可見,文化核心是主干,技術是枝葉的定位是準確的!
造成視覺文化產業有形無實的虛胖發展是有其必然性的,陰極則陽,陽極則陰本就是行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具體表現出的是什么呢?一是改革開放后,外來產業文化的侵襲和影響,使中國視覺文化產業進入了模仿時代,懶于探索和創新,以至于未能形成適應自身特色、發揮自身所長的核心競爭力;二是在市場經濟推動下,功利心急劇膨脹,出現了利字當頭的嚴重失衡;三是相關文化部門在市場經濟影響下,在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的大政策指導下,出現了審核逐步松懈,今天在昨天的基礎上放寬,明天在今天的基礎上放寬……最終導致了現在的面目全非,對視覺文化產業把關近乎失控的局面!相關文化部門不單要剔除不健康的東西,還要有效控制快餐視覺文化的比例,合適的比例,對整個視覺文化產業的發展無傷大雅,甚而是有利的!但太多了就會使人反胃,影響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我國視覺文化產業當前的競爭重點基本集中在了技術競爭、明星競爭,而對文化競爭則流于快餐文化、膚淺文化。這種競爭模式帶來的利益是看得見的,但走的是“快餐競爭”線路,既然是快餐,那就不能持久,回味不足!從整個行業的發展及行業所擔負的重大使命來看,并無益處!
視覺文化產業當前的發展狀況令人堪憂:一則是在全球一體化下,外來視覺文化產業的進入,我們拿什么去競爭?
二則是深受外來文化影響,已經不是單純的借鑒,而是已將影響到了文化核心立意、風格等核心內容,對傳統文化特色開掘和創新缺乏重視,尤其是創新方面,而外來文化反而正在著力開發和創新我們的傳統文化特色,如此以往,我們如何保住這份傳承五千年的寶貴遺產?
三則是在市場經濟下,在當前的現象下,我們還能以視覺文化產業去傳播正能量,弘揚民族文化么?
復雜的形勢下我們該怎么做?市場經濟依賴市場調節,但中國視覺文化產業仍要注重將政府調控和市場調節相結合。因為我們需要它來傳播正能量、弘揚民族文化,它擔負著比經濟效益產出更重大的使命!作為相關文化部門,怎么去做?一是要引,二是要控,三是要禁!引是引導,控是控制快餐視覺文化產品比例,禁是禁止不健康視覺文化產品流入市場!
視覺文化產業發展存在哪些問題?又都有什么游戲的解決策略?
藝術加工有度,莫失衡!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并非脫離生活!在許多視覺文化產品中,尤其是很多取材歷史的影視作品,藝術加工過度,或者說完全是南轅北轍!黑白顛倒,美丑顛倒,功過不能客觀對待,往往一俊遮百丑或是因過掩功!不能還原歷史的基本真相!當然,現實中沒有完美的人,在藝術中塑造完美的人無可厚非,因藝術需要的加工也是可以的,過度加工并非完全不行,但過度加工后的文化產品莫要對歷史言之鑿鑿,不妨放到一個虛擬的世界背景里,就如紅樓夢。放在現實背景中的藝術加工必須有度,如《三國演義》、《水滸傳》這等文學作品,它們當然不是歷史,而是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文化作品!
藝術渲染莫失衡,忌本末倒置
藝術渲染無可厚非,但要本末倒置就使人皺眉了!視覺文化產品里并不適宜出現多個主題。例如慣用的渲染手段之一是用關于愛情的線索渲染一個時代的特征,反應那個時代的問題等。但很多時候,給人的感覺卻是用那個時代去襯托這一愛情線索,今人哭笑不得!當然,或許你會有各種專業的理由來駁斥,甚至驕傲的說這是一種高明的手法。但我要說的是這里并無爭辯的意義,效果和結果就如此,誰想聽你的解釋?不是我不想,是市場不想,是觀眾不想,是你的競爭者不想!
藝術表現要平衡
中國視覺文化產業里不乏阿Q精神,精神勝利法橫行,貽笑大方!視覺文化產品最大的優勢是什么?是視覺沖擊!而不少產品中,以并不宏大的場面硬是表現宏大場面,撇去了賣點,你要表現什么?說明什么?實在使人不知所措!如果不能去營造一個宏大的場面,不妨轉變一下思維,從不同的視角來設計這一視覺文化產品,未必非要立足宏觀!
創新要質量平衡
創新是好的,但創新也要講求質量。求量不求質的創新,是當前視覺文化產業中的一大突出問題!狗尾續貂、畫蛇添足,當前,許多所謂的改編和創新實在是貽笑大方!不客氣的說,很多所謂的創新不過是湊量或是主觀的拼湊,非但沒有增色的效果,反而顯得不倫不類!之所以如此,還是經濟效益期望與文化藝術審美之間的矛盾!如在近期上映的《大鬧天宮》,預告片的網絡評分在9分左右,而正片的網絡評分僅7分左右!雖然票房不菲,但若無視覺技術及大腕明星、以及西游記本身的影響力,就該視覺文化產品本身的文化核心而言,恐怕結果會使其大失所望!筆者也不臆測,以下是摘自網絡的一些普遍、中肯評價:
(一):“昨兒去電影院看了下有點失望,感覺除了是3D還有大腕兒多之外完全沒有任何的可看性,大家感覺如何? ”
(二):“ 看了大約一半時,我睡著了??梢娺@個電影有多無趣。故事情節蒼白無力,人物對話毫無生氣,唯一能表揚的也只是畫面相對漂亮,比較亮眼?!?/p>
……
作為弘揚民族文化的現代重要載體,發展實在要轉型了,多挖一些深度、多挖一些內涵、反映一些高度、少一些膚淺、少一些附和!相關文化部門也要重視起對文化產業的引、控、禁工作,莫要使文化產業假繁榮、真蕭條,使現代文化產業真正成為優秀民族文化弘揚和發展的法寶!
“遠見~以變應變~創新”是文化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依據!筆者瑾以之拋磚引玉,供為參考!
相關閱讀擴展:
蔣健才老師說“中國傳統文化發展”之《從傳統文化說中國式創新發展隨筆》
蔣健才老師說“中國傳統文化發展”之《以傳統文化為品牌,引領時尚發展,帶動產業騰飛》
蔣健才老師說“中國傳統文化發展”之《博、精、美,傳統文化引領未來新時尚》
中國平衡分析法
蔣氏平衡周期圖解趨勢預測分析法
……
相關課程擴展:
雙重復興之路,論傳統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行業預測之傳統文化產業
以變應變,平衡才可持續發展
……
書籍擴展
《遠見;行業大預測》(將于2014年11月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