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電商狂歡節“雙十一”已近在眼前,緊張、忙碌似乎應該是電商應有的狀態。不過,記者近日走訪廈門多家電商卻發現,廈門不少電商對“雙十一”已經習以為常,顯得相當淡定。相比之下,倒是一些傳統品牌,特別是服裝鞋帽等行業對“雙十一”更加關注,造勢也更加兇猛,希望借機減輕庫存壓力。
電商品牌習以為常很淡定
“今年‘雙十一’我們不提目標,比平常好點就行。”昨日,名鞋庫首席營銷官韓步勇告訴導報記者,今年的“雙十一”,他們并沒有特別的準備,只是以平常心看待而已。
記者昨日登錄名鞋庫在天貓、京東的網店發現,這個曾連續創下中國鞋類電商單日銷售紀錄的廈門知名電商品牌,的確沒有太多造勢舉動。
另一家廈門小型電商也表示,今年“雙十一”他們也沒多花心思,往年還可以跟著沾點光,但現在各大品牌的硝煙越來越濃,像他們這樣的小型電商早已被淹沒,再苦再累也很難分到一杯羹。
“我們還是會進行充分準備,但不會喊口號,也不會提具體的目標。”廈門另一知名化妝品電商PBA負責人蘇桂強坦言,經過幾年的歷練,他們對“雙十一”這樣的促銷戰已經有成熟的經驗,各項準備也已經按部就班,不會像往年一樣焦灼。
傳統商家欲借機清庫存
“廈門電商現在已經普遍更理性,不再單一地追求沖量。”廈門電商界人士解釋說,“雙十一”對于電商品牌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但主要還是看企業自身的需求。多位電商告訴導報記者,大規模的促銷活動,更多的是博一種品牌的認知度,但在利潤和經營風險上,對企業不可避免地會帶來一些傷害。“賣1億元的量,可能需要備3億元的貨,很容易造成企業后遺癥。”有廈門電商人士就表示,過去的“雙十一”促銷大戰中,不少品牌商其實是賠本賺吆喝。
相比之下,面對即將到來的“雙十一”促銷大戰,廈門的一些傳統品牌反而更加積極,不僅造勢活躍,促銷力度也顯得異常有吸引力。“其實,傳統品牌庫存壓力大,‘雙十一’這樣的活動對他們是個很好的機會。”廈門一位電商人士分析說,這些年市場疲軟,很多傳統品牌積壓了大量庫存,特別是服裝鞋帽等行業,“去庫存”顯得相當急迫,所以會更加不遺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