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今年2月公布官方中文名“領英”,3月向中國用戶開放注冊,5月25日,LinkedIn總裁里德·霍夫曼到訪上海。LinkedIn中國區總裁沈博陽在接受《IT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LinkedIn的中國用戶中,北上廣深幾座城市的職場人士占到了60%,“人都是從高往低走,先服務好高端市場,再從金字塔的尖兒往下滲透,影響更多用戶。”
在美國,LinkedIn有450位獨家撰稿人,其中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美國的撰稿人都特別高大上,在中國,我想做成一個專欄,讓各個行業較成功的專家分享經驗,比如律師、創業者、資深主筆。”沈博陽介紹。
“很多社交媒體是負能量爆發,明星出一點小事,大家都去關注,網站獲得了流量,但是害了一代人。”他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花點時間看看書、上上LinkedIn,讓自己職業發展更有前途。
經濟蕭條是求職的好機會
與其他社交網站不同,LinkedIn不強調用戶黏性,網站流量也并不重要,“我們希望更多的人注冊、填寫檔案。重要的信息是學歷背景、完整的檔案。”沈博陽自稱這是個“無趣但有用的網站”。
沈博陽說,LinkedIn正在變得更加智能。“我們設計了一系列在線測試,用戶通過在線測試證明自己的實力,同時,我們幫助企業招人,企業僅需描述自己需要的人才,我們根據數據分析,找到合適的人,推給企業。”某種意義上說,LinkedIn是一家賣數據的公司,他們在研究的是記錄職業發展的大數據。
當宏觀經濟不好的時候,就業行情也會糟糕,沈博陽認為這對LinkedIn來說是個不錯的時機,經濟蕭條時,會有更多人在LinkedIn上補充自己的簡歷,朋友之間會互相推薦,“也許有人會說,昨天有公司從LinkedIn上聯系我,我找到了一個好的工作機會,這樣,用戶都意識到自己要去完善簡歷,這些數據對我們有意義。”
LinkedIn計劃未來建立世界上第一張數字化的經濟圖,他們認為,世界經濟由公司、工作、個人、學校、工作技能組成,掌握這些數據,制成圖表,可以有效地將世界上的經濟資源流向有需求的地區。
新浪微博 @電商培訓師廖志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jackie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