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電商培訓師廖志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jackielzw
11月17日消息,菜鳥網絡宣布,截至11月17日上午9點,超過94%的物流訂單已經發貨,累計2.4億個包裹完成簽收,在總單量將近翻番的情況下,整體配送時間壓縮了一半。
據悉,菜鳥與各快遞公司通過大數據運營協作,極大提速全國物流快遞的處理能力。數據顯示,近7天內已有2.4億個包裹被送到消費者手中,而去年用時16天。這其中,超過1.7億個包裹被提前發貨,1億個包裹被提前送到消費者手里。
中通快遞運營副總裁倪根炎表示,雙11后第3天,中通就已完成雙11攬收達78%,同時,簽收率也是同比大增,在行業協同作用下,攬收、中轉、簽收等各環節一直保持著有序的狀態;天天快遞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雙11的訂單已攬收完畢,所有網點運轉順暢,未發生爆倉,截至發稿,天天快遞已結束雙十一運營模式,進入常態化運營。
億邦動力網了解到,與往年的不同,今年的快遞不再停留于預警預測環節,而已經進入到快遞生產環節。通過大數據預測,給快遞進行產能擴容指導,協調商家端將商品進行渠道下沉,提前把貨物布到消費者周邊;同時,通過電子面單、大數據分撥等,快遞在發貨、攬收、中轉等環節都有大幅提效。以發貨為例,去年雙11當天產生的包裹發貨完成2.5億訂單用了7天,而今年完成這個數字只用了1天半的時間。
相關快遞公司負責人表示,今年雙11過的更為從容,他們根據菜鳥網絡提供的數據,及時地調整了分單路由、運力線路,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大數據的普遍應用,中國的物流業態將發生巨大變化,即基于電商物流而生產的快遞網絡已經全面開始大數據化、信息化,并開始幫助傳統零售業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