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提出:加快建設寬帶、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推進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
信息化帶動工業化
我國工業化為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由于它是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推進的,長期存在過分追求速度和數量、忽視效率和質量的問題,走的是粗放型經濟增長道路,并由此造成資源浪費、重復建設、生產率低下、規模結構不合理等。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則會促使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一方面,將會使生產要素綜合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加速信息技術的進步和人力資本的積累,并通過信息技術向工業領域擴散和滲透,從而加速工業化進程,促進技術結構的優化,達到質量和速度的統一;另一方面,將使生產要素配置方式和生產組織形式以及勞動手段、勞動對象都發生重大變革;此外,為了適應和促進生產力發展,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中某些不適應因素和環節也將進行相應調整,從而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體制變革。因此,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有助于推動和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信息產業的發展:云計算與物聯網
信息產業規劃為四個時代:第一個是大型機時代;第二是個人電腦時代;第三個是互聯網時代;現在,以云計算為核心的第四代,我們稱之為云計算時代,因此,除了技術上的跨越外,由互聯網轉向云計算以外這里面還會催生出很多業態的企業。物聯網產業是真正建立在知識產權基礎上的新產業,知識產權戰略是物聯網產業培育中的核心要點。我國在發展物聯網之初,規劃物聯網發展時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知識產權戰略。如果技術還是依賴國外,到最后仍然只能成為一個制造大國,不能享有高端利潤,競爭力難以提升。目前是物聯網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構建的關鍵階段,把握好時機,可以提早獲取未來市場競爭的籌碼。
構建新一代國家信息網絡基礎設施
著眼于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構建寬帶、融合、安全的信息網絡基礎設。實施光纖寬帶接入,推進城鄉寬帶網絡建設,加快下一代互聯網商用部署。實現3G技術的商業化,推進向TD-LTE的發展演進和4G研發。加快推進“三網”融合,組織實施試點和推廣,實現電信、廣電雙向業務進入,加快技術業務標準化和產業鏈建設,加強統籌規劃和共建共享。務實推進物聯網研發應用,加強規劃和政策引導,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和標準制定,開展應用示范,選擇一批重點領域,統籌部署物聯網應用和感知基礎設施建設,探索創新商業模式和體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