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晚報》
企業老總上課不問管理專問房地產
記者:60多個城市,150多個樓盤,你的選擇標準是什么?(本報記者撥通賴偉民酒店房間內的電話時,他剛從常州飛到貴陽不久,笑著說自己太忙了,“我四天換了三個地方。”)
賴偉民:一般是一個城市一個或兩個市區的樓盤,一個郊區的樓盤。城市我沒有刻意去選。之所以想到做,是因為在講課的時候,學員對象都是企業老總、老板,他們課間的時候不問我企業管理的事情,問的更多的是房地產的事情,所以我覺得很奇怪,想去了解一下。
記者:關于投資和投機的區分,多數人認為兩者之間界限模糊,你怎么看?
賴偉民:(二手房)一個房源出來,如果有以下三種情形,我都可以判斷是投機的。第一,同一個樓盤,某一個人一下子拿出來很多套;第二,房子沒買多長時間,也沒有什么特別情況,比如等著錢用之類,就把它賣了;第三,買了很長時間根本沒裝修,如果投資的話我會裝修,好租出去。
記者:你調查的城市中,哪些類型的城市炒房的現象多些?有區域性嗎?北京的市場呢?
賴偉民:華東和華南,廣東和浙江,再加上上海。北京反而……我沒看得出(笑起來),北京我看到的相對比例還不如杭州、上海這些地方。特別像杭州很明顯,一來,(房子)馬上搶光,北京還沒有碰到這種情況。杭州我見了好幾次,一來,還沒進到門,(房子)沒了。北京畢竟你出得起錢還可以買得到,杭州是有錢你買不到。
政策打壓一下錢就走,過一段它還會回來
記者:你認為目前樓市新政調控到點兒上了嗎?
賴偉民:短期內我覺得還是有效果的,至少對成交量會有一些制約。但是從長期角度來講,光憑這個政策不會有太大的效果。這部分炒房資金也好,還是投資資金也好,這個存在不用去懷疑它,也沒有辦法去指責它,人家有這個投資的需求,對不對?如果說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政策打壓它一下,它就走了,先到其他地方去。如果說去炒其他涉及國計民生的東西,比如說炒大蒜,那么肯定國家政策又會打壓;股市等其他投資品回報率又不見得比樓市高,它又會流回來,房價還會持續上漲。
記者:高房價的解決之道在哪里?
賴偉民:一方面要針對企業的投資環境,這是最主要的一個問題。比如沿海出口企業原來能賺到點兒錢,這幾年已經賺不到什么錢了。作為一個企業主,在這種情況下,他就關門不做了。但這個錢總不能躺到銀行里面吧?那就有投資的需求了。另一方面要真心實意地為老百姓拓寬投資渠道、公平地解決財富二次分配的問題。什么時候我們的國債收益能抵得上貨幣貶值了、什么時候我們的股市不再抽風了、什么時候我們的基金不再忽悠了、什么時候我們有了真正的期貨市場、什么時候我們有了更多的公開、公平、公正的投資渠道,我們樓市的問題才能解決。
記者:你怎么看房價下降對房地產業和銀行業的影響?
賴偉民:造房子的人現在是暴利,如果(房價)緩緩下降的話,還是有利潤賺的;如果不是這樣,(房價)肯定是有頂的,不理性回歸只有泡沫破滅。有人認為,一旦房價大幅下降,會有大量的人斷供,造成銀行風險增加,從而影響我們的銀行體系。其實不必擔心。斷供出現壞賬是銀行正常的經營風險。退一步說,就算因為這些壞賬垮掉一兩家城市商業銀行,我們的銀行體系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想當初海南發展銀行不就是因為房地產問題垮了嗎?畢竟中國不像美國有大量的資產證券化、有大量的杠桿投資,我們不會因為房價大幅下跌出現次貸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