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做企業職業經理人十多年,因為在骨子里認知:一個好的領導必須是一個好的培訓師,正像毛澤東同志在評價曾國藩時說:“指揮兼傳教之人”。傳教其實就是對部下的培訓,那么筆者認為一個好的培訓師需要過五關,這五關正好與古人相面五官暗合。
一:耳:名為“采聽官”。培訓師需要植入企業,不能強灌知識,必須是有的放矢,針對性要強。這樣首先要到企業了解企業需求,結合企業實際,選擇課題進行有目的的培訓。
二:眉:名為“保壽官”。培訓不在于好聽,而在于受用,培訓師雖然不能面面俱到,企業也不能期望培訓師一兩場的培訓就把自己的問題解決掉,但是培訓師必須循序漸進,分兵把手,目標清晰,循序漸進的對企業員工思想和行動產生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壽命也需要要很長。
三:眼:名為“監察官”。教化員工是在不斷的變化中,在實踐中進行教化,然而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走捷徑的情況,為此培訓師既是培訓員又是檢驗員,及時的向企業反饋培訓中的不良現象,并與企業協商解決辦法。
四、鼻:名為“審辨官”。知識五花八門,千變萬化。怎樣選擇最直接,最有效的課題案例,需要培訓師更多的深入實踐,以最真實的素材,最有效的案例溶入到課題中,同時對學員也要分灶管理。
五、口:名為“出納官”。加強語言表達能力的修煉,讓語音清晰,語言優美,說的清楚,聽的明白。口為心之門戶,要想說的精彩,首先要裝的內容多,要經得起過濾,還要講的生動。
總之一個好的培訓師一定是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高手,一定是一個知識淵博的人,一定是一個好醫生,一定是一個知心人,一定是一個好的表達者。講的好:標準是聽的有感覺,聽的有用,聽了工作生活有變化,還想聽(而且這種改變是習慣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