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輕金屬工業的搖籃——撫順鋁業在歷經了80年風雨之后,最終卻關停了全部電解鋁生產線。
《中國有色金屬》報道,10月24日,隨著最后的P15A247802盤錠的下線,中國鋁業旗下的撫順鋁業公司電解鋁生產線全線停產。作為“中國第一鋁”的撫順鋁業從此不再生產鋁及合金,轉而生產鋁用碳素制品,以求重生。
伴隨著大宗商品告別超級繁榮期、市場行情低迷、產能嚴重過剩,撫順鋁業電解鋁停產是中國電解鋁工業、乃至整個有色金屬行業深陷困境的最新寫照。
此前,中國鋁業的另一家子公司——有超過50年歷史的連城分公司在10月8日宣布工廠全部電解槽退出運行。
中鋁網稱,撫順鋁業和連城分公司總計關閉近百萬噸產能,可能對鋁價走勢帶來新的影響。而鋁價前景仍取決于過剩產能出清,要看落后產能的淘汰過程。如果鋁價繼續下行,行業內將會有更多的電解鋁企業實施減產或者關停。
兩家子公司相繼停產,都是為了減少虧損。僅中鋁連城分公司最近五年就累計虧損19.9億元,今年的已虧損現金流就高達2.4億元。
“連城分公司目前以每年7億元的速度虧損,如此下去,五年后這個企業就虧沒了,當初投資60多億元的企業,就沒有價值可言了。”中國鋁業副總裁蔣英剛在連城分公司生產線關停當天如此表示。
嚴重虧損背后,是鋁價連年下挫,原鋁價格甚至在本月意外跌至10350元/噸左右,低于部分冶煉廠的成本價。同時,鋁產業產能嚴重過剩,從2011年開始,國內鋁表觀消費量增長率逐年放緩,但需求頹靡不振。據生意社統計顯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鋁產能已達4400萬噸,而產量為為2368.4萬噸,產能利用率剛過一半,相比之下,國際產能利用率約在90%。(圖為滬鋁連續合約08年至今走勢)
然而,去過剩產能之路似乎仍漫長。據北京安泰科鋁部經理姚希之測算,2015年中國電解鋁產能將達到3950萬噸,比上年增長10.2%;產量將達到3190萬噸,比上年增長13.1%。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國內仍有較為可觀的新建電解鋁產能不斷釋放,供需過剩壓力或將進一步增大。根據安泰科統計,2015 年新建成電解鋁產能將達到 380 萬噸/年,其中約 320 萬噸產能有望在年內投產。2015上半年,國內新建投產規模為120 萬噸/年,預計下半年還有200 萬噸/年電解鋁新建產能將陸續投放入,過剩壓力將進一步增大。
“從行情來看,中國鋁業全年扭虧的可能性很小,可能還會持續虧損。”金銀島鋁業分析師李澤亮表示。
中國鋁業2015 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0.28億元,較上年同期的凈虧損人民幣 41.23 億元相比減虧人民幣41.51 億元。
撫順鋁業始建于1936年,是中國當之無愧的“第一鋁”,被譽為中國鋁鎂硅鈦的搖籃,曾因保密需要對外代號301廠。2006年3月11日,撫順鋁業成為中國鋁業旗下的全資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