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如破竹的新三板將迎來更多資金,公募基金將給這個火爆的市場添柴加薪。
《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一位股轉系統內部人士消息報道稱,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指引很快將要發布。這意味著,基金的公募產品很快就要殺入新三板市場。
作為首家上報新三板公募產品的基金公司,南方基金已在等待證監會的批復。
對于被許多公司視為曲線IPO重要途徑的新三板轉板制度是否會順勢而出的問題,上述知情人稱:“目前對于新三板的轉板制度也一直在研究之中,但這一制度的落地需要有A股IPO有關制度的改革為依據?!彼硎荆@就意味著新三板的轉板制度或將在注冊制落地之后在2016年中正式推行。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3月12日列席兩會前表示,注冊制改革正式實施虛待證券法修法完成。而證券法修訂草案擬在4月下旬進行一讀,須完成三讀才能頒布實施。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3月上旬表示,按正常進度,證券法修訂案有望4月底上會。初審過后,需要征求意見并總結,最快8月進行二審,10月完成三審。
但目前除了“政策指引”之外,公募基金還在考慮其他問題,比如流動性不足、相關公司如何估值等。
報道稱,上投摩根的一位人士稱,目前公司并沒有針對新三板研發相關的公募產品,因為目前新三板流動性還是無法和A股相比,基金產品如何退出是個問題。并且,大多數新三板企業還在成長階段,高成長的同時也意味著高風險,新三板公司的如何估值也是目前無法很好解決的一個問題。
北京一位券商研究員也表示,投資新三板掛牌企業采取的是與二級市場不同的交易模式,股票沒有漲跌幅限制,且存在價值性和流動性風險。同時,現在新三板的掛牌企業規模不一,盈利能力不同,對于很多股本不大的小公司來說,基金的大規模資金很難獲得收益,基金產品也很難達到投資者的預期,基金公司需要時間去試錯和探索。
實際上,盡管當前公募產品尚未獲準進入新三板,但并不意味著和這個市場沒有交集。
截至目前,已有寶盈、前海開源、上投摩根、南方、海富通、華夏、易方達、九泰等十數家基金公司先后通過旗下專戶或子公司,設立了或正在推出新三板資管產品。只不過這類產品的規模多數都在3000萬-5000萬之間。
風來的時候,旺盛的火焰會遍布全場。盡管規模有限,但部分產品已經實現了高回報。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其公司產品收益已經翻倍,投資的企業均為做市企業,正是新三板的“大風口”。
這場旺盛的“大火”將來的規模可能變得更加龐大。隨著IPO注冊制落地時間窗口臨近,新三板的掛牌規模將在今后兩年呈現爆發式增長。
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今年新三板可能有近3000家企業掛牌,至2016年,新三板公司掛牌數將超過6000家?!?/p>
4月2日,新三板做市指數暴漲9.55%,報收于2324.25點。成交金額達28億,創歷史新高。
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統計,目前投資新三板的各類產品已達80多只。截至2014年12月31日,新三板掛牌數為157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