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食品大多性味平和,補而不膩,食而不燥,對腎氣漸衰、體弱多病的老人,成長發育期,腎氣不足的小孩尤其有益。年輕的女孩更應該多吃黑色食品,因為它含有的熱量比較低,經常食用可以保持身材苗條。而且黑色食品可以調節唾液分泌、調節人體生理功能、刺激內分泌系統、有益胃腸消化與增強造血功能、提高血紅蛋白含量并有滋膚、美容、烏發以及延緩衰老的作用。
紅色屬于五行中的“火”,給人一種有如火焰般的感官刺激;季節上對應夏季,也與五味中的“苦味”食物對應。在五臟對應上,紅色對應人體五臟—心,與六腑—小腸;心主掌血流,血是運行于脈中而循環流注全身、富有營養及滋潤作用的紅色液體,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而血則是水谷精微(食物營養)由脾胃所化生而出來的。
中醫認為,綠色屬木,對應人體的肝臟及膽。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主要功能為藏血和疏泄,具有調暢全身氣血,促進脾胃調和,維持視力,改善運動機能,調節情志的作用。實驗證明,綠色食物中葉綠素的分子結構與人體內的血紅蛋白分子結構十分相似,而血紅蛋白是紅細胞的主要成分,所以,葉綠素稱得上是“綠色的血液”。許多綠色的草本植物歷來被用作藥材來治療疾病,足以證明綠色食物的神奇功效。
黃色食物對應五行為“土”,入脾,能增強脾臟之氣,促進和調節新陳代謝,所以黃色食物,如地瓜、黃豆等,都可以保護脾胃健康,維持脾主運化、主升清、脾統血的功能。這些功能主要是將吃進的食物轉化為營養,再將這些營養物質傳送至全身,并代謝身體的廢棄物,是血液、精氣、身體運轉時動力的來源,五臟六腑皆仰賴脾胃的滋養,也就是說人體的健康與否,都看脾胃功能是否良好,也印證了“脾胃為后天之本”這一句話。
白色食物對應五行為“金”,入肺?!饵S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篇記載:“西方色白入肺,開竅于鼻,其味辛,病在皮毛??”也就是說,多吃白色食物,具有養肺的功效。平時腸胃脆弱但又容易胖的人,膚色不佳的人,需要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白色食物中的百合、杏仁等有很好的清熱、潤肺、寧心、安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