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中層管理層的能力提升,洋方土方都有用到,可是實際的效果怎么樣?企業有自己的答案,大部分人的回復是不夠理想,這也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那么怎么解決這個矛盾呢?我們來看看鄧小平提升中層的四個有效方法;
第一、必須崗位輪換;特別是往下換,增強干部實際問題的處理能力。鄧小平提出干部要能上能下,加強干部對基層的實情了解情況,部隊的高級干部就有下連當兵的優良傳統。對于企業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借鑒的辦法,這樣對增強中層與基層管理者之間的換位思考,協調配合是非常有效的,很多外企有用到類似方法。
第二、必須加強管理與監督;鄧小平提出中高層、中層和基層,包括管理者和員工之間形成良好的互相監督與管理機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一方面需要管理者加強自身修為,另一方面必須從人性的角度出發,進行有效的管理與監督。
第三、必須加強學習;鄧小平提出干部要多讀書,讀好書。對于當下充滿欲望浮躁特點的社會環境來說尤其重要,這里主要是,學什么?怎么學?怎么實踐?企業需要結合各自實際情況來安排。
第四、必須開好“民主生活會”。對于企業來說,如果管理者之間有充分的溝通交流,很多矛盾就會得到很好的解決,甚至有人說管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溝通,那要怎么做呢?鄧小平提出開好民主生活會,繼續堅持三不“不抓辮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這種氛圍需要決策者帶頭培養,對于企業來說同樣也是“不怕公開的反對派,怕搞鬼,搞陰謀。”的,若能有效的開展“民主生活會”,必然在增強企業管理效能的同時對企業發展帶來好處多多。
當然中層管理能力提升是一個系統工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言、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