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商場如戰場”,因為這兩者有很多可比之處。企業的執行力就好比是軍隊的戰斗力。戰場上的統帥能“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憑的就是軍隊的戰斗力。換句話說,軍隊的戰斗力決定了軍事領袖的宏大謀略在戰場上能否得以貫徹。在商場上,無數的CEO們感嘆他們的企劃無法得到準確的貫徹,導致錯過商機,損失利潤,甚至將企業拖入困境。所以,我們討論企業執行力的本質就是探索企業戰略的貫徹之道,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戰略落地問題。
藝術和科學的結合
企業的戰略是什么?對這一問題,不同的管理學大師,不同的管理學教科書,給出的答案都是不同的。在這一領域影響最大的可能要數美國的管理大師波特。而對于奮戰在商場第一線的CEO們,戰略就是他們對他們面對的商業環境的理解以及他們對此所作出的對策。通過戰略的研討,CEO們告訴企業的其他同事,他們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準備做什么、重點是什么以及準備怎么做。這種戰略方案是無章可循的,波特也只能給出一個框架和一些思路。換句話說,戰略制定全憑CEO們的智慧和經驗。假如我們同意“管理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這一說法,那么,戰略絕對屬于“藝術”的范疇。
“執行”的性質則既然不同。“執行”是要讓每一位員工知道被指派了什么工作、做這項工作被賦予了什么權力、需要什么裝備和技術以及這項工作應該于何時完成等。所以,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蘭認為:“執行是一種暴露現實并根據現實采取行動的系統化方式“。在執行層面上,隨著IT技術的發展,人機的結合越來越緊密。人們的日常工作越來越依賴于IT系統,同時也越來越受到IT技術的限制。因此,執行管理顯然更多的屬于“科學”的范疇。
從這一視角出發,我們討論提高企業的執行力實際上就是討論如何提高企業管理中“科學”和“藝術”的結合能力,也就是討論如何有效地將“藝術層面上”的戰略轉化為“科學層面上”的執行。
價值失真和信息失真
今天,應該可以說,每個企業都有戰略,每個CEO都在致力于其戰略的貫徹執行,但每個CEO均有如何提高企業執行力的困惑。所以,我們應該首先探討這種困惑產生的根源。
目前,企業戰略落地的一般做法是將“藝術的和抽象的”戰略通過計劃指標和績效考核指標“科學地”具體到各個部門甚至個人,常用的方法是傳統的計劃分解方法和現代的平衡積分卡理論。企業的戰略是根據企業所面臨的市場和企業本身的增值鏈結構來制定的,而企業的組織結構是根據企業的功能來架設的。這中間大多數企業忽視了聯結企業增值鏈結構和組織結構之間的橋梁,即企業的業務流程。其結果是:盡管企業的計劃指標和績效考核指標設計得很科學和很全面,但是,一到“真槍實戰”,部門之間的“扯皮”便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