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浴網】在剛剛結束的2012中國陶瓷家居跨界合作論壇上,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廚衛工程委員會秘書長高世彥稱,隨著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升級,精裝修政策的深化,廚衛行業應該打破門戶之見,把陶瓷、家居、石材、裝飾裝修以及房地產開發等各種產業都聯系在一起,相互整合資源優勢,不斷推動家居行業中各類產業走向深入的合作。
其實,作為國內廚衛一體化重要的發起地之一,南安的水暖衛浴行業早已開始了縱向“跨界”發展,進軍衛生陶瓷行業。特別是從去年到今年,各個企業更加加大了陶瓷生產線的投入力度。據不完全統計,南安衛浴企業在這一輪的擴產浪潮中,新開的陶瓷生產線總投資額達到數十億元。
衛生陶瓷擴產浪潮
南安的衛浴企業起步時,都是從事水暖五金制作,相配套的一些衛生陶瓷一般都由廣東一帶的企業定做,采取互相貼牌的方式,推出各自的整套衛浴品牌。2007年,當時專做瓷磚的華盛陶瓷公司,高調宣布向衛浴產業進軍,利用已有的技術優勢,投資建設年產400萬件衛生陶瓷的生產基地,產品包括洗面盆、小便器、馬桶、浴缸等系列,同時開發五金衛浴產品。
華盛的“跨界”行為,刺激了南安本土衛浴企業的神經,作為行業龍頭的中宇、輝煌、申鷺達、九牧“四大家”開始涉足衛生陶瓷行業。2009年,申鷺達股份公司在英都恒阪閥門基地投建占地面積500畝的陶瓷廠,計劃總投資10億元;2010年,中宇成功上市后,規劃建設1000畝衛生陶瓷工業園,去年該項目的第一條隧道窯正式點火投產,現在又正在加緊推進另外兩條隧道窯建設,預計年產量可達300萬件;輝煌在扶茂嶺開發區計劃投資10億元、面積1000畝的陶瓷生產項目,預計到今年6月首條陶瓷生產線即將投產,年產量達200萬件;九牧年初在永春投資5億元,興建廚衛陶瓷科技產業園;華盛衛浴今年將新開一條陶瓷生產線。
對于這一輪陶瓷擴產浪潮,申鷺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洪光明表示,南安衛浴行業要實現千億產業計劃,進軍整體廚衛是必然趨勢。
精益化生產的把控
在2012中國陶瓷家居跨界合作論壇上,對于未來國內建材市場的分析仍不樂觀,特別是受房地產調控和原材料上漲等因素影響,對水暖衛浴和陶瓷兩個行業的預期更是不容樂觀。而根據南安市經貿局的數據,水暖衛浴第一季度完成產值24億元,同比下降3.3%,去年房地產持續調控導致企業庫存壓力增加所帶來的影響顯現無遺。
在這樣的背景下,南安衛浴行業的陶瓷擴產表面上看似乎有點不合時宜,但實際上卻是精益化生產的需求。在還沒有涉足衛生陶瓷之前,南安水暖衛浴企業大多找一些陶瓷企業代工,但這樣在質量的把控上就會差一些,隨著精裝市場的深化以及廚衛一體化趨勢,對衛生陶瓷產品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在九牧陶瓷科技產業園奠基時,九牧廚衛總裁林孝發表示,產品創新力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產品質量的把握關鍵在于原材料質量的把控。“永春的陶瓷原料資源優勢與九牧的產業優勢在上下游形成價值鏈的優化組合,能進一步提高產能,滿足市場需求。”永春高嶺土礦資源豐富,建立陶瓷科技產業園,將資源優勢與產業優勢相結合,推動九牧產品的精益化生產。
出于對精益化生產的把控要求,促使水暖衛浴企業紛紛加大了涉足陶瓷行業的力度,這也為未來南安衛浴行業實現廚衛一體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摸索階段內外存憂
就在水暖衛浴行業涉足陶瓷行業的同時,陶瓷行業也在進行著“反跨界”。在近兩年陶瓷行業出現大的下滑情況下,東鵬、新中源、馬可波羅等傳統瓷磚品牌,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衛浴產品。
業內人士分析,推動衛浴和瓷磚兩個領域的企業相互跨界經營的原動力,來源于企業銷量的上升和品牌的受重視程度。消費者在裝修時,要求保證衛浴、瓷磚及其他裝修材料能夠風格統一、搭配出來的感覺和諧舒適,于是一站式購物的趨勢越加明顯。企業通過衛浴產品和瓷磚產品的配套研發,不僅拉動了新涉入領域產品的銷售,也使本品牌的衛浴、瓷磚產品更具有配套性。由于傳統瓷磚企業在品牌上的優勢,未來也會對傳統衛浴企業形成一定的沖擊。而且跨界經營本身還處在摸索階段,像南安水暖衛浴企業這樣集體跨界,也必然會導致人才短缺,如今已經出現互相挖人的問題,為行業的長期良性發展埋下了一定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