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自己的職場運勢
——職業規劃專家姜博仁與他的職場綠卡本刊記者/ 李黃珍
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記者見到了經歷充滿神奇色彩的著名職業規劃專家——姜博仁:成功的職業經理人、有實力的工程師、營銷專家、實戰派培訓師、著名咨詢顧問……一位有著如此多絢爛光環的成功人士,在自己的職業生涯里是如何前行的?數年來的職場奮斗軌跡,濃縮的精華背后,姜博仁先生有怎樣的心得和體會?就著窗外淺淺的暖陽,姜先生向記者款款道來。
職業生涯的N 次轉折:忠于自己的職業興趣
與叱咤風云的各種頭銜不同的是,姜博仁先生異常地溫情,沒有絲毫的張揚與跋扈,有如和風細雨般,耐心地回答記者的各種提問。他眼神里流露出來的睿智和堅定,
讓你無法忽視。談起自己職場的幾次重大轉折,姜博仁說,在從事每一份工作的時候,我都是以絕對百分百的熱情和專注去做的;當自己的職業興趣發生變化時,我選擇了忠誠于自己的職業興趣,因為要想做到最好,必須讓自己的職業天賦和潛能最大化發揮。
1986 年,姜博仁研究生畢業后,被分配到航空航天部第二研究院第17 研究所,并有幸直接被選入參加國家重點軍品科研項目的研制開發。1989 年末,姜博仁辦理了停薪留職手續,加入航天部第五研究院與石油部的合資企業——北京天航石油化工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任智能儀器部經理,實現了職業生涯的第一次轉折,由一名實干的研發工程師跨越到市場營銷領域,從此足跡幾乎遍布了位于中國偏遠沙漠的大小油田。
經歷了生活的磨練和感悟,姜博仁徹底放棄了自己擁有也曾經非常自豪的鐵飯碗,帶著好奇和夢想,勇敢地步入外企,成為一名職業白領,實現了職業生涯的第二次重大轉折。他的第一個職位是英特爾中國公司的一名技術支持工程師,后來晉升為中國北區的分銷渠道主管。由于有著過硬的技術背景、全力以赴的職業態度和戰略性、創新性思維,他很快就在電子行業內深得客戶和代理商的歡迎。同時,姜博仁也發現自己的真正興趣并不是自己所從事
的專業領域,而是企業經營管理。兩年后的1996 年,姜博仁被世界最大的電子元器件代理商ARROW 的中國區總裁慧眼識才,直接升任中國區銷售總監,實現了職業生涯的第三次轉折。此后的六年,姜博仁一直在ARROW 工作,歷任首席代表、銷售市場總監等職位,以飽滿的工作熱情,伴隨ARROW 從當時的年營業額只有7 百萬美金,連續5年每年倍增,達到1 億7 千萬美金,姜博仁從中也獲得了令人羨慕的回報,成為金領經理人。
四十歲找到自己的職場最愛
說到這里的時候,姜博仁笑了:“俗話講得好——四十不惑,我卻是更加困惑了。那個時候,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快樂。有了洋房、名車,可是心情卻沒有隨之更,反而對工作慢慢失去激情,身體也呈現出明顯的亞健康癥狀。” 2002 年,經過近一年的內心掙扎和思考后,在“我真正想得到什么”“我需要做什么” 和“我要成為誰”的問題上,姜博仁做出了一個令人吃驚不解的決定:從金領經理人的崗位上辭職,主動改換人生的職業軌跡,退出工作了14 年的電子行業,投身咨詢行業,成為了一名商道教練。
2003 年姜博仁在澳大利亞受訓的時候,做了一個職業診斷,從中找到了自己多年以來職業困惑的答案。為什么原來就不知道有這種診斷呢?姜博仁在懊悔之余又非常慶幸,慶幸自己又開始了新的職業生涯之旅。同時他轉念一想,假如每一個年輕人都能及時得到這樣的幫助,可以少走多少彎路,降低多少社會整體成本啊!
于是同年,姜博仁毅然投資20 萬元人民幣加盟ACTION 國際企業教練機構,經過甄選和培訓,成為該機構授權的中國首位創業企業家教練,成為“有錢又悠閑的超脫經營方法”的中國傳承導師。此后,為了避免西方文化直接引用到本土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姜博仁在吸收ACTION 的經營智慧精華以外,又引入全球著名的基于個人特質中的行為風格、興趣愛好和價值觀及潛在能力三位一體的PDP、Facet5、DISC 生涯診斷體系,并被認證成為其在中國的特聘專家和培訓師。此外,姜博仁自小就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特別是“易經”類有濃厚的興趣,在他所獨有的感悟力和知識背景下,將中、西方智慧濃縮于一體的商道教練體系開始誕生。姜博仁成為商道教練的締造者。而這些,也為他研發的“職場綠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全力以赴,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姜博仁如是說,“而‘中國職場綠卡網’能幫助大家找到真實的自己,學會怎樣做最好的自己,并且找到合理的解決途徑。我們的核心理念是‘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我希望這種理念能幫助每一個年輕人通過 ‘中國職場綠卡網’這個平臺完善自己的性格,找到最合適的職業發展道路。”
Google 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博士在他的書《做最好的自己》中講過:“成功不是要和別人相比,而是要了解自己,發掘自己的目標和興趣,努力不懈地追求進步,讓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那些追逐自己的興趣、愛好,善于發現并發掘自身潛力的人更容易得到財富和名利的眷顧,因為他們所從事的是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所以他們更加有動力、有激情將事情做到完美的狀態——即便他們不能從這件事中獲取財富和名利,也會得到終生的快樂和
幸福。”
姜博仁研發的“職場綠卡”系列產品正是基于“做最好的自己”這一多元化成功理念,它依托于中國職場綠卡網(www.hrfiller.com)這個職業生涯督導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人們可以不斷地了解不同時期的真實的自己,把握自己隨身邊環境變化所產生的個性特質變化趨勢,找到最適合的職場發展方向、解決自己的職場困惑;還可以通過平臺,和適合自己的職業進行匹配,真正根除職場困惑。姜博仁就是希望憑借“職場綠卡”一卡通的過程,讓所有的職場人士都得到有效并連續的指引。督導過程的前期是診斷等程序,作為督導的依據;還有后期追蹤關注、督導,幫助對方實現目標。它讓你清晰了解5 個維度:
1.你是誰?——你適合做什么?
2.你正在成為誰?——你目前的工作是距離真正目標更近還是更遠了?
3.你想成為誰?——你心中真正感到幸福的目標到底是什么?
4.你能成為誰?——你潛能最大的方向是什么?
5.你的上司希望你成為誰?——什么工作環境和團隊文化與你更匹配?
這是5 個真正解決一個幸福人生規劃需要考慮的因素。
“職場綠卡”:讓職場暢通無阻成為可能
愿每個人找到匹配自己天賦的職業,讓職業成為每個人幸福快樂之源泉;愿每個人找到匹配自己的良師益友,讓朋友成為每個人夢想成真之助力;愿每個人找到和諧平衡和美滿幸福,讓天賦的音符譜出獨特優美的旋律!姜博仁賦予中國職場綠卡網這樣的愿景和使命。
當問到“職場綠卡”的價值時,姜博仁說:“人的一生中有2/3 的時間是在職場中的工作崗位上度過的。職業不僅是個人生存的謀生方式,也是展現自我、挑戰自我、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平臺。職業生涯的成敗對人的一生幸福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而需要備加用心地規劃它、構建它、實施它。假如把漫漫人生路看做是參加越野賽或海中航行,你要成功到達目的地,除了要具備必要的知識、技能、足夠的食物和裝備之外,還有一樣是必不可少的——‘指南針’和‘導航圖’。中國職場綠卡網就是藏著能指引你獲得幸福人生的‘指南針’和‘導航圖’的阿里巴巴寶藏。這好比是職場的一個指南針,人們可以隨時使用,從此不再困惑。你說我今天跳槽了,但是你跳對了沒有?你跳的方向和你所想要去的方向是背道而馳呢還是偏差比較大呢?‘職場綠卡’會幫助你分析、找到答案。” 當然,“中國職場綠卡網”并不是對所有人都有同樣的效果,對下面四類人幫助不大:一是自身資源太少,不足以改變現狀的人;二是安于現狀,不肯做出努力改變的人;三是自認為非常了解自己的人,能夠自己解決職業方向的人;四是認為自己是天才,上帝會給他指路的人。
鑄造最和諧的老板與員工關系
姜博仁認為,職業的幸福感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感之一。職業幸福感就是用最自然的行為風格做他最喜歡也是最擅長干的事情,不帶任何面具,而最終得到的結果是他內心真正想要的。當我們扮演的角色和本我相差太大時,特別是所獲得的結果并不是自己內心最渴望得到的東西時,職業疲憊感就來了,而且是身心疲憊。
姜博仁是一個有特色的企業家。他用“大道無為”的理念管理公司,公司的每一個員工包括最高領導者,都有一張自己的“職場綠卡”:有完整的職業診斷報告,以及職業督導。而且這些報告,在員工與老板之間都是公開的,也正因為這樣,大家彼此非常熟悉和了解。姜博仁說;“我們的企業文化提倡家的文化,信任的文化。‘適才適所,乃商道之魂’、‘適才適所,乃職業生涯之魂’,企業要想讓他的員工忠誠,就要為員工創造一個適合員工自我發展的平臺。所以,我們了解每一位員工的特點,用人時盡量揚長避短,讓他用他最自然的行為風格,去做他最喜歡做的事情。我們信奉‘最有效的管理是不管理,而是自我管理;最有效的溝通是不溝通,而是彼此默契’。因為我們彼此相互了解,所以我們溝通無障礙。我們也沒有明確的績效考核,因為我們相信員工的自我管理。事實證明效果也不錯,他們工作都很積極,干得很好。”
姜博仁說,實現自我管理的前提是老板和員工必須要有共同的價值遠景,大家都知道,如果不努力的話,結果會是什么。因此,沒有員工是不能干的,關鍵是企業文化和員工之間要互相匹配。他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夠快樂工作,也希望老板們能多一點包容,因為任何人都不能永遠處于情緒飽滿的狀態。
“和諧工作、和諧團隊、和諧企業,也是創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部分。”姜博仁認為。“而達到這種狀態的重要工具就是‘5 維’——你是誰,你能成為誰,你正在成為誰,你現在的工作能夠讓你成為誰,以及你的上司期望你成為誰。互相之間有了足夠的了解時,人與人之間才能多一份包容,多一份理解,真正走向和諧。”
春天到了,姜博仁每天早晨會跑跑步,陽光明媚的時候也打打高爾夫球。迎著東升的旭日,姜博仁重溫著心底的一個夢想:“讓每個職場人士都有‘職場綠卡’,人人都能把握自己的職場運勢,做自己的生涯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