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病人健康過冬小建議
來源:都市快報
秋冬交替之際,晝夜溫差大,人體的免疫能力開始下降,很多舊疾都會乘虛而入,尤其對于腫瘤患者而言,眼下正是病情反復或加重的高峰期,老年腫瘤患者則是高危人群,有時一次感冒就可能成為導火線。浙江省中醫藥學會營養與食療分會副主任委員、杭州市導師民醫院中醫科何富樂副主任中醫師說:“早睡晚起、適度鍛煉、注意飲食、調整心態、定期復查有助腫瘤病人安全過冬。”
秋冬應早睡晚起 多睡一兩個小時
“中醫認為,人生于天地之間,其生命活動就要與大自然的變化保持一致,需要根據四季氣候變化的規律來改變自己的日常生活規律。秋冬季節晝短夜長,人們應該早睡晚起,以順應自然。”何富樂醫師說,具體幾點睡幾點起,要因人而異。一般來說,秋冬季節差不多要比夏天多睡一兩個小時。同時,盡量不要在太陽還沒升起的時候就起床出門,那時寒氣重,人易生病。
冬天鍛煉忌劇烈
俗話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何醫師說:“這里的‘收’有收斂的意思,‘藏’有蟄伏的意思,因此,秋冬適宜養精蓄銳、韜光養晦,但這并不代表每天窩在家里一動不動,適當的運動還是必要的,運動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力。
老年腫瘤患者適合選擇動作緩慢柔和、肌肉協調放松的全身性運動,如慢跑、快走等有氧運動,若因健康原因不能到體育場所進行鍛煉,也可在院內、室內、樓道內做一些原地跑、原地跳等。每次運動量以鍛煉后感覺微微出汗,不疲勞為宜。
每天吃三五顆大核桃
喝一碗米仁玫瑰花粥
何富樂醫師說,大部分腫瘤病人都有脾腎虧虛的現象,尤其是到了晚期,而脾胃為后天之本,一旦失調,營養就可能跟不上,機體免疫力也隨之下降,病情可能會反復或加重。冬季正是進補的好時節,適當的進補,既利于病情緩解,又能調理體質。
補什么?何醫師說,參、核桃、芝麻、米仁、蟲草、膏方等是不錯的選擇:
野山參或移山參——有大補元氣的功效,隔水燉起來吃,每天吃2-3克,一支參分5-7天吃完;
蟲草——可養肺陰,補腎陽、止咳化痰、抗癌防老,吃法也是隔水燉或用來燉鴿子,每天2-3根;
膏方——控制病情,調理體質,具體用法用量辨證論治。當然,也不是每位腫瘤病人都能服用膏方,如病情明顯惡化者,像已出現黃疸、嘔吐、腹脹、舌苔厚膩者不宜服用;
核桃——每天吃三五顆,可以健胃、補血、潤肺、補腎,但核桃油脂含量高,有慢性腸炎,大便偏爛的人不宜吃,否則容易腹瀉;
芝麻——建議將芝麻和黑米一起炒熟后磨成粉,每天用開水沖泡當芝麻糊喝,每次二三十克,或拌點紅糖直接吃,每次三小勺。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腎、肺、脾經,適合身體虛弱的人吃,但和核桃一樣,患有慢性腸炎、便溏腹瀉者忌食。
米仁玫瑰花粥——60-100克米仁,10-20克玫瑰花,一起熬成粥,有健脾化濕,補中氣的作用,玫瑰花主要是針對情緒差,煩躁抑郁而言的,沒有這些癥狀者可以不放。若近期腸胃不太好,吃冷的東西易拉肚子的,可以先將米仁炒熟后再熬粥。
可能很多腫瘤患者擔心“虛不受補”,或進補會刺激癌細胞生長,何醫師說,這種擔憂是有道理的,因此,腫瘤病人冬季進補一定要針對個體而補,要堅持“虛者補之,無虛者不可妄補”、“辨證施治”的原則,且要配合一定治療,建議在進補前要先咨詢專科醫生。同時,定期復查也很重要,不但有助于監測病情,還有利于早期發現是否有轉移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