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列出的七項心態和能力,都是我們在當今社會生存必須,同時又常常在成長過程中缺失的一些重要心態和能力。我按照從根到梢的順序把這七項排列為:為自己負責的心態和能力、情緒管理能力、溝通的正確心態與能力、系統思考的能力、應對逆境的心態與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有效生活在系統里的正確態度。
一、為自己負責的心態和能力:
1.建立自我意識:
1)心中有我:使用“我”陳述
2)和自己的感覺在一起
3)有人我的界限:天底下只有三件事
4)我要的要靠我來創造:“責任者”與“受害者”(“ta應該”換成“我期望”,“我必須”、“不得不”換成“我選擇”)、生命平衡輪、成功五步法
5)與父母連接:內觀法、接受父母法、歷代父母借力法
2.了解自己的潛能:
1)了解人類的各種潛能開發記錄
2)體驗式快速記憶
3.自信心的培養:
1)接納自己,感覺→嘗試→經驗→能力→肯定→自信→自愛→自尊,
2)肯定自己:多做→多做到→多因做到而得到肯定,
3)身心一致:言出必行、言出必準
4.對金錢的正確態度:
1)金錢是社會生活中必須使用的工具之一,但不是萬能的。
2)在使用金錢的過程中增加自己的選擇,而不是限制自己。賺錢是讓自己活得更好的方式之一,不要被不安全感、匱乏感、恐懼感、內疚感、犯錯感、罪惡感操控著去辛苦地賺錢。
3)夠了,就很好地享受它,幸福快樂的人生來自平衡的成功。
4)我是金錢的主人,金錢是我實現成功快樂人生的工具,我要學會管理它、使用它。把自己的金錢分成幾個部分:必須留起來的錢,為長期準備;短期用的錢,日常生活開銷的;有讓我享受人生的;有必須花的錢;有為別人而花的錢;有學習的錢,讓自己不斷提升的。
二、情緒管理能力:
1.對情緒的覺察力:和感覺在一起、呼吸放松法、漸進式放松法、形象定位法(提取次感元法)、昆達里尼靜心、明鏡之心
2.理解情緒的能力:負面情緒的正面意義15項
3.有效運用情緒的力量為自己服務的能力:接受情緒指引,運用心錨調動身心狀態、借力法
4.懂得潛意識的運作規律:潛意識7條規律、了解我們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差別
5.處理負面情緒的能力:呼吸放松法、生理平衡法、抽離法、逐步抽離法、修改次感元法、處理焦慮法、一分為二法、避彈衣法、與潛意識溝通、振覺呼吸、動態靜心、EQ型溝通模式、消減壓力法、放電影法
三、溝通的正確心態與能力:
1.溝通八大要訣:如有效、三贏為指引的溝通心態等
2.從別人角度看自己的能力:感知位置平衡法
3.有效傾聽的能力: 3F傾聽、接受批評法
4.說話達意:
1)有意,然后表達出來,內外一致
2)尊重自己內心真實的意思:非暴力溝通
3)用最簡潔的文字表達本人的意思:語義歸納法
4)內心整理:自己的意思先弄清楚:檢定語言模式、12條前提假設過濾
5.與人合作的溝通能力:
溝通內省四問:我想要的結果是什么?對方想要的結果是什么?我們可以達成共識的是什么?如何做可以在三贏的基礎上達成效果?
溝通技巧:先跟后帶、3F傾聽、非暴力溝通、內感官分析、后設模式分析、九型人格、感知位置平衡法、三明治回應、迪斯尼策略、價值觀推動法、隱喻故事法
四、系統思考的能力:
1.前瞻式思考模型:成功五步法、目標倒推法、成功景象預演法、左右兩條路
2.對事物的觀察與正確的判斷能力:12條前提假設、上堆下切、理解層次、思維導圖
3.邏輯層次思維能力:上堆下切法、理解層次貫通法
4.清晰思維:檢定語言模式、時間管理法、事項清單管理法、人生十項法、自我檢視法
5.策劃未來的能力:成功五步法、迪斯尼策略、目標管理法、風險量化法、S.C.O.R.E模式
五、應對逆境的正確態度和能力:
1.解決問題的能力
1)心理素質:靈活與堅持效果并重,正確看待困難、主動面對,把困難當做學習機會,冷靜、自信、有判斷力、原則與靈活性的平衡能力,大局觀
2)思想技巧:五步脫困法、一念之轉、抽離法、上堆下切法、換框法、六步換框法、借力法、歷代父母借力法、理解層次貫通法、身份定位法、重塑印記法、潛意識溝通法、部分一體化、信念平衡法、覆蓋法、自我接納法、智囊團會議法
3)行為技巧:5W2H 明確目標、SWORT分析、調動資源(找成功的人事物,集思廣益,制定解決方案,)、檢驗機制(總結、反思)、定應急計劃、防范機制。
2.面對和處理沖突的能力
1)對自己負責任,尊重本人的界線(避彈衣法、非暴力溝通)
2)尊重他人的界線,接受每個人的界限
3)不能接受,可以離開,但不應破壞
4)提醒別人尊重本人及眾人的界線
5)用“抽離”,從別人角度看自己的技巧,找出解決方向(抽離法、感知位置平衡法)
6)若找不到,放下、擺脫
7)若不能點算損失,接受損失
3.對失敗及挫折的正確態度:接受失敗法
1)每次失敗挫折,都是學習
2)容許本人有失敗的資格
3)在失敗中點算學習所得,并研究如何運用于以后的情況中
4)也點算失敗中的成功
5)所有人都曾經失敗過
4.面對分離的正確態度與能力
2)接納因分離而產生的情緒,那是一份善意的提醒,在心中留下一個位置,做一些事情去紀念那份關系,同時在未來照顧好自己。(意義儲留法)
3)從中學習,讓自己未來更好。
六、自主學習的能力:
1.了解自己的學習模式:有效運用內感官學習(全腦學習)、思維導圖等
2.懂得如何讓自己進入最佳學習狀態:放松而專注、積極的聯想(處理過去的事情:逐步抽離法、聯想重塑法、修改經驗元素法、處理對未來的擔心焦慮:處理焦慮法)、問好的問題
3.懂得如何激發自己的學習動力:創造、增大、轉移自己在乎的價值到學習中
孩子在乎的價值:神秘、新奇、變化多、節奏快、意想不到、挑戰、競賽、能幫助人、可得到肯定、能證明有能力
七、有效生活在系統里的正確態度:
1.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界限與權利
2.為自己負責的三贏心態
1)
2)
3)
4)
5)
6)
7)
8)
9)
10)加入一個群體,必須明白需要修正自己的一套信念、價值觀和規條,去適應群體的一套。最成功的做法就是不斷地找尋自己和群體之間的共同信念和共同價值,同時明確地遵守群體的規條。
11)尊重群體里每個人的地位,和這些地位賦予的權利。安分于自己的位置及權利。這樣,群體將對你感到安心,真正的接受你。
12)在一個群體里,只有接受不如自己的人,自己才能有所提升。除去了所有不如自己的人,自己便在最底的一層了。所以,越使不如自己的人支持自己,自己便越往上走。
假如你覺得群體不夠好,你可以離開它,但是在離開之前,說它的壞話只不過是告訴別人自己智慧或能力不足。
3.感恩心態:首先是在心里接受父母(接受父母法)
幫助一個人具備以上七項心態與能力,是我們在個人輔導和團體培訓中的工作重點。而且我相信當一個人在這七個方面有了充分的成長,他就可以更好地去建立自己成功快樂的人生。當然,帶領更多的人走上心靈成長的道路,這也將是我未來工作的方向。
成長的路上,有我、有你,我們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