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養老服務淺談
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每年以3%的速度遞增,調查發現,老年服務業市場潛力巨大。我國約有3250萬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長期護理,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空巢老人家庭達到了30%~50%。這些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齡老年人達到了1500多萬。因此專家指出,老年服務內容十分豐富,送飯到家、電話咨詢、家庭助手、旅游陪同、健康指導、臨終關懷……各個環節蘊藏著可觀的商機。而市場提供的物質產品和服務與這種需求有相當大的差距。對此,全國政協老齡基金會會長李寶庫曾經在兩會上說過,中國養老方針是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
居家養老服務是指政府和社會力量依托社區,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務的一種服務形式。它是對傳統家庭養老模式的補充與更新,是我國發展社區服務,建立養老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是破解我國日趨尖銳的養老服務難題,切實提高廣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質量的重要出路;是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優良傳統,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選擇;是促進家庭和諧、社區和諧和代際和諧,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發展服務業,擴大就業渠道和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
目前我國老年社區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第一,社區服務能力不足,滿足不了需求;第二,社區服務的內容不完善;第三,管理體制不健全;第四,社會參與率不高,服務的人力資源隊伍缺乏。如何結合我國國情開展養老服務社會化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榇?,有關專家建議,要盡快建立健全市場化運作模式,要大力規范和發展養老服務中介組織。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關鍵是要支持社會福利中介組織的發展,由其來構建服務對象與服務人員的對接平臺。支持養老服務中介組織,一是把中介機構“扶”起來。面對社會化養老這一巨大的市場蛋糕,要創造條件,為養老服務從業人員提供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技能,使從業人員隊伍更職業化、專業化、規范化。街道或社區要選擇一些誠信度高、服務質量好的中介機構作為政府購買服務的定點中介組織,進行重點培植,實行品牌化經營。二是把中介機構“管”起來。要建立質量標準,實行評估審核,獎勵符合質量標準的中介機構,監督不符合質量標準的中介機構的工作改進,促使其向規范化、制度化和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或社區服務站要放大定點中介組織的示范效應,通過考評約束、政策激勵等手段加強對屬地服務中介機構的管理,從而逐步做到養老服務收費標準統一化、服務要求具體化。 政府在適當投入的同時,應通過一系列優惠政策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積極探索“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等服務機構的經營管理模式,共同參與興辦養老社會化服務事業。同時,要通過把養老設施列入新建小區規劃設計公建配套范疇、對國有的空置房進行統籌調撥、整合老小區周邊資源等途徑,讓一些有辦養老機構愿望者能夠租且用得起,降低養老機構建設費用。
居家養老目前是采取“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等服務機構的經營管理模式,集政府、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老人、老人親屬、社會義工等各方資源。政府通過社區調查,進行招標民辦民營。而養老服務中心在資金來源上需依托民政局、社保局、老協、家協、福利公益金等多方政府、社會資源。在養老服務中心日常運作中,資金來源有三種渠道,一是項目啟動資金,中標后啟動養老服務中心,政府會從辦公場所、設備、培訓人員、就業人員等各方面進行項目專用資金撥款。二是營運過程中,政府購買服務。政府通過調查社區,與養老服務中心共建共享老年人的健康檔案,依據一定的標準為適當的老年人集中購買服務,政府買單,養老中心提供專業服務。三是在營運過程中,養老服務中心在服務上進行創新,或者政府未購買服務部分的市場化有償服務。
目前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在運作上基本沒有形成行業標準,在專業服務,專業服務人員培訓,服務標準,質量標準評估等方面都還在探索中。但市場是巨大大,競爭,激烈的競爭后成為品牌的老字號方可去建立行業標準。目前養老服務中心管理人才匱乏,中心在制度、流程、崗位細分、目標/考核/激烈、培訓、經營管理理念、信息化與企業文化等方面基本沒有標準化的公司管理體系。而在市場上能占一席之地主要靠的是政府項目,一靠關系,二靠實力,這種實力基本屬于布點格局的基本實力。
在適者生存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任何行業都會面臨洗牌期。中國在GDP持續快速的發展下,把發展定在首位,而民生的醫療、保險、基礎設施等方面最近幾年才放在比較重要的項目上。但相比歐洲發達國家,在醫療、保險、法制完善性等各種民生福利方面落后太多,由于社會貧富差距、老年化趨勢的越來越明顯,使得政府會越來越重視民生工程,特別是養老服務工程。當政府有太多的時間來關注養老服務,當競爭者越來越多的搶奪養老產業的蛋糕時,市場化會越來越凸現,而競爭實力、品牌的塑造其根源都是來自公司、企業或中心的基礎管理,只有在制度、流程、崗位細分、目標/考核/激烈、培訓、經營管理理念、信息化與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基礎管理做扎實了,我們的服務才會更標準,我們對養老服務的真實需求才會動態的與時俱進。而這些基礎管理、團隊的提升是需要中心領導者有這種管理的理念,有求才合作的意向,我相信遲早會有養老行業的領導者會意識到并做到這一點,如果做到了擁有專業管理人才去管理團隊,開拓市場,我相信,行業的標準會是這樣的中心建立的。一旦成為行業的領跑者,成為標桿,那獲得的資源優勢是非常大的。
由于養生的意識逐漸提高,養老服務中心發展趨勢是從傳統的照料型養老方式轉變為護理型養老方式,將專業的養老護理人員與專用的養老護理設備相結合,養老服務中心將集中幾大功能區:包括老年服務一站式咨詢接待處、日托中心、康復保健天地、老年情感驛站、老年文化沙龍、居家養老裝備體驗中心、老年心理咨詢及心理按摩室、外展服務部、老年飯堂、老年護理培訓班、老年家庭護理裝備租賃及推介中心、老年娛樂中心、居家養老護理人員輸出服務部、醫療等資源集中整合。打造一個一站式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專家型養老服務中心。打造一個規范、專業、可持續發展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就得做到:“理念先進、服務專業細致、資金優良性循環”。而這些都得靠專業的團隊去管理、運作、經營!建班子、定戰略、帶團隊,每一環節做好才是競爭力的真正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