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年薪招聘企業文化經理”背后的話題
文/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業文化經理
在前不久的一次企業文化公開論壇上,一家名為新優勢的企業文化咨詢機構受國內某企業的委托,打出了“百萬年薪招聘企業文化經理”的公告,“百萬年薪”四個字重重地沖擊了筆者這個從事企業文化工作數年 “文化人”的神經。
肯定是一個假新聞,這是筆者的第一反應,浸淫企業文化工作快十年了,百萬年薪對于我來說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出于好奇心和一探究竟的欲望,筆者按照招聘信息上的聯系方式找到了新優勢。這是一家專業從事企業文化近十年的咨詢公司,原來他們是代一家很有實力的客戶企業招聘。招聘負責人告訴筆者,這次招聘的企業文化經理在公司屬于高管,所以這次招聘的要求也和一般招聘企業文化經理有所區別,特別強調應聘者必須具有戰略、營銷和經營管理的思維。
對照任職資格,筆者勉強合格,再一看崗位職責,只是第一條“參與制定企業整體發展戰略,并做好企業文化定位,規劃與總體戰略相適應的企業文化戰略”就讓我這個從事企業文化近十年的人感到慚愧。作為企業文化經理,公司的整體戰略規劃我從不曾參與過,公司的企業文化戰略不清晰,也沒意識要去定位或者制定戰略。再往后看崗位職責,公司雖有較為完整的企業文化理論體系,但是具體的管理體系、制度、責任都沒有建立和明確,企業文化的傳播也就僅限于辦內刊、搞活動,企業文化培訓那都是人力資源模塊的事情,至于企業文化監督、考核和評估,也都是在書本上看到過,實際操作總覺得不現實也難實現。
到這里,已經不僅僅是“百萬年薪”對我的刺激了,更讓我去想這招聘背后折射出對企業文化價值的思考。對比我的年薪和百萬年薪,再對比我的工作和招聘中崗位職責的要求,既悲又喜,失落中又燃起希望。
悲的是,作為一個從事企業文化工作近十年的人,深感個人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的缺乏。這則招聘對我最大的沖擊就是對企業文化工作者特別是管理者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文化是戰略的戰略,企業文化管理者必須具備戰略和經營管理的思維。在中國,企業文化一直不被重視,企業文化工作在企業被邊緣化,其實我們每一個從事企業文化工作的人都難辭其咎。如果你的老板問你:“在我們公司,你認為企業文化怎么做才能對公司產生實際效益,提升我們的經營業績呢?”你知道嗎?你能準確回答嗎?我無法回答。每年舉辦活動讓員工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了,然后呢?內刊也辦的越來越好,實際效益呢?年復一年的企業文化工作,創新在哪里?給公司的發展帶來了什么?此刻我深感到自己的不足,悲哀之后,就要開始提高個人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堅定作為企業文化管理者的自我修煉之路。
喜的是,作為一個從事企業文化工作近十年的人,我看到了企業文化的價值和企業文化工作者的未來。回顧我的企業文化工作經歷,我從工會轉到行政部門、再轉到人事部門,從負責員工的福利到負責策劃和組織公司各種活動,接著到負責員工關系和員工培訓,這些工作中都有企業文化的內容,但是一直都沒有這個崗位和部門。如浮萍般漂了幾年之后,終于在三年前,公司在人事部下設立了企業文化經理的崗位,我才有了第一個企業文化工作者的身份,去年企業文化單獨劃出來成立了企業文化部,如今也有了6個人的配置。和我們公司一樣,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開始重視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在企業的地位也隨之得到了提升,開始有了話語權。
中國的企業談企業文化已經有二三十年的歷史了,關于企業文化的價值爭論從未停止過,企業文化在中國的發展也經歷過低潮和高峰。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期效果不明顯也讓企業文化無用論一度盛行,但是在如今,這個爭論已經有了越來越明顯的結論。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用實際證明了企業文化的價值。對企業文化的重視和踐行,讓聯想從一個瀕臨倒閉的小工廠,發展成為世界級的企業;目前業內外掀起一股“學華為”的熱潮一直在升溫,而華為最讓人推崇的就是他的企業文化;萬科之所以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領軍,和他的企業文化不無關系,更讓企業文化工作者感到振奮的就是每一位《萬科周刊》主編所創造的職業傳奇;馬云,被譽為中國最成功的首席文化官,正是阿里的使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推動著阿里帝國的版圖擴張,而阿里的價值觀考核也正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做學習。
企業文化正在改變和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企業文化的價值已不僅僅是內聚人氣、外塑形象,而真正成為企業戰略的戰略,經營業績持續提升的推動器。正是在這樣一個趨勢下,才讓這家實力企業有了百萬年薪招聘企業文化經理的底氣。且不論企業文化經理到底值不值百萬年薪,對我們企業文化工作者來說,像是打了興奮劑,看到了我們職業的未來。
百萬年薪,我正在走來!